鉅大LARGE | 點擊量:2852次 | 2021年04月25日
為何充電電池是1.2V,而干電池是1.5V呢?
充電電池的開路電壓(不放電時正負兩極之間的電位差)是有電池正、負極與電解材料決定的。這是由不同材質的電化學反決定的。也就是說,只要正負極材料相同,不管電池多大、容量多大,電壓都是相同的。
不是想做多少電壓就能做多少電壓的。而且1.5V/1.2V也只是標稱,非實際電壓。
比如1.2V的鎳鉻、鎳氫電池,標稱1.2V,充滿是1.4V甚至更高一些,放電可以到1V。
能源關于社會進步具有不可磨滅的巨大推進用途,近幾十年來,隨著人們對物質生活的更高要求,社會的發展對能源的需求越來越大,對各種能源開發,以及各種能源的利用率的提高依然迫在眉睫。
不同能源的利用情況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那么既然如此,無論如何投繞不過太陽能
太陽能是一種的熱輻射能,是太陽經過熱核反應向外界釋放的能量。雖然最終到達地球的能量相關于太陽釋放的能量非常少,只有幾十億分之一,但是這卻是地球光熱能的重要來源,足以使得地球上的各種生物能夠生存繁衍下來。關于太陽能有許多優勢促使我們積極利用以滿足能源需求。首先,地球上到處都有太陽輻射,而且有很多,figure2展示了全球的太陽能平均輻射量,可以看到雖然太陽能輻射量在全球分布沿赤道向南北極遞減,但是分布極為廣泛。
那么如何把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呢?
太陽能電池的發展已經經歷了一百多年的時間。光伏效應是在1839年當時只有19歲的法國物理學家Alexandre-EdmondBecquerel發現的。
(說起他,可是一門三杰、在法國自然科學界大名鼎鼎的貝克賴爾家族的一員。他的父親AntoineCésarBecquerel(老貝克賴爾)是法國皇家科學院成員,一生在電化學領域成就卓著;他的兒子AntoineHenriBecquerel(小貝克賴爾)更是有名,因發現天然放射性,與居里夫婦共同獲得1903年諾貝爾獎。這又讓我想起了我們所的wang'shou'jue)
當前,世界各國關于太陽能的利用都出現持續且迅速的上升,而作為太陽能利用的重要組件光伏電池,產量也在持續上升。
Figure32010年至2017年每年電池系統安裝量
Figure42010年至2017年累計電池系統安裝量
由圖可以看出,我國不僅光伏電池產量多,同時我國也逐漸取代德國,成為每年與累計光伏系統安裝最多的國家。
太陽能電池的工作基本原理是基于光伏效應(photovoltaiceffect),即兩種不同材料的接觸點在電磁輻射的影響下出現電勢差。
而光伏效應與光電效應(材料吸收高于其臨街頻率的光之后發出電子)相似。光電效應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在1905年假定光由固定能量量子-光子組成解釋了這一現象。光子能量由如下公式計算: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