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807次 | 2021年04月14日
如何解決手機低溫自動關機,電動汽車續航變短容易拋錨的問題呢?
電池在氣溫冷的時候電池的電離子就不太活躍造成電池可能自己斷電。
溫度下降,電池是首當其沖的受害者,壽命將會縮短,表現為耗電十分快,但是充電速度變得緩慢。
蘋果手機出現這種情況很嚴重,很多時候電量百分之50都有可能被凍關機:
低溫保護,其實是在氣溫過低的情況下,電池(聚合物鋰離子電池)中的金屬鋰會出現沉積現象,蘋果人為地讓Li+立刻停止發生化學反應,從而防止發生電池內短路情況。
針對這一情況,其實并沒有很好的辦法:除了帶一個耐凍較厚的防護套外,或者給手機配一個小的暖寶寶吧。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iPhone的自動保護機制看似嬌弱,但是其實是對手機內部元器件的深層次保護。
相反,Android陣營很多手機都能夠在低溫環境中正常工作(設置了更低的保護溫度/自動關機臨界線更低),雖然外表強大,但是也會放縱一小部分消費者在冰天雪地環境下長時間玩手機,還真有這種人,所以Android手機安全性存在隱患,很容易因為持續在低溫環境工作,導致電池等元器件壽命縮短或者造成不可逆轉的創傷,所以建議在室外應該盡量減少玩手機的次數,關于手機或者個人健康也有好處。
電動汽車在寒冷的情況下對電池傷害也不小。電動汽車在室外放置后會出現電池沒電的情況,低溫下充電的時間也比在正常氣溫下長,而在車輛行駛中,電池的里程也會下降的較快。
電動汽車使用最多的是磷酸鐵鋰離子電池:在低溫環境下容易出現極化,從而降低電池容量,受低溫影響,石墨嵌鋰速度降低,容易在負極表面析出金屬鋰,部分金屬鋰極有可能形成鋰枝晶,影響電池安全。
電動汽車冬天也得跑,只能通過對電池技術的更新來解決了:
通過對電池不同優質材料的反復篩選、測試及工藝設計的優化,研制低溫下充放電性能良好的低溫電池,解決電動汽車在冬季續駛里程急劇下降、無法啟動、衰減、安全隱患等問題。
由于在低溫下電池內阻變大,在不能預知的初始給定電流的充電用途下,可能會導致電池端電壓迅速過高而觸碰到充電截止電壓,最終導致電池無法充電。
低溫下,充電方式也可以改進:采用單體準恒壓充電方法充電。根據初始溫度值選擇初始電流,接著每隔規按時間電流上漲特定值,使得最高單體穩定控制在3.6V電壓水平進行充電,當出現單體電壓大于3.6V時,將電流逐漸減少,當電壓低于3.6V時,充電電流保持。Huang等[]將電池正極、負極以及電解液各個組份分解開來單獨研究,以求找到影響其低溫放電的重要矛盾,作者發現,在-20℃時,相比于電解液和正極,負極性能衰減最為嚴重,同時發現Li+從石墨層間脫出較易,嵌入則較難,基于此作者提出限制電池低溫性能的重要因素是低溫下Li+在負極活性材料中的擴散阻抗急劇新增,但是作者并未像文獻[3]中給出具體的阻抗譜以及相應的擴散阻抗的擬合數據。
綜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結論:關于絕大部分體系而言,低溫時電荷傳遞速率和鋰離子擴散速率的下降,是導致鋰離子電池低溫性能欠佳的重要原因,而擴散阻抗和電荷轉移阻抗代表了電極電解液界面法拉第反應的速率,即溫度降低使電極電化學反應速率降低,導致了較大的電化學極化,從而影響電池整體的放電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