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881次 | 2021年04月13日
手機電池不耐用?3個關鍵點可延長手機電池壽命
手機已經成為了現代人的必需品,出門在外沒有手機的幫助,行動起來會變得很不便利。于是越來越多的人關于手機的性能還有續航問題都格外關注,現在除了手機電池的容量逐漸做得更大之外,快充技術也得到了科學的使用。當然也有很多人會抱怨,雖然手機電池容量上去了,也能夠快速地充電,但是這電池怎么就這么的不耐用呢?
1、不要過度充電或者過度放電,正常充滿即可
很多手機用戶關于電池都存在一種錯誤的觀點,那邊是新買的手機充電時間一定要超過12小時,反復進行三次充電,這樣才能激活手機。這種觀點毫無科學依據,完全是照搬鎳電池的做法,鋰離子電池和鎳電池的充放電特性有非常大的差別,過度充電或者是過度放電都會對鋰離子電池出現巨大的傷害。所以在充電的時候,一定要嚴格按照充電的標準進行,不要讓手機長時間充電。鋰離子電池在電量充滿后會停止充電,假如依然連接充電器很有可能會出現放電-充電循環模式,這關于電池的壽命有很大的傷害。目前國內夜晚的電壓較高,波動較大,鋰離子電池在充放電方面耐波動的能力較差,會給手機用戶帶來潛在危險。正常充滿手機電量,不過度充放電放會讓手機電池更耐用。
2、防止手機在異常溫度下進行充電
一般而言,手機在20℃左右的溫度下充電比較合適,像是蘋果就公布了這樣的一組數據,在16℃到22℃溫度下,手機的各項情況都能達到最佳,充電效果也會更好。但是當溫度超過30℃或者是溫度降低到零度以下的時候,手機的各項性能就會受到影響,電池充電效果也會較差。而且手機長期處于低于-4℃到超過42℃的時候,手機硬件會出現不可逆的損傷。異常溫度關于手機電池的壽命有著很大的影響,手機用戶應該盡量防止手機在異常溫度下進行充電。手機想要長時間待機的話,也最好選擇合適的溫度下,保持電量在50%以上。在正常溫度下充電,手機電池會更耐用。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3、定期檢查維護手機電池,發現問題及時排查
手機電池也要保養,雖然你無法從手機殼里面拿出來看哪里出了問題,你也不明白到底怎么維修,但是網絡上一些靠譜的電池檢測修復工具還是可以幫助你的。使用一些專業的電池性能檢測工具,能夠讓你及時的發現問題。有些新買的手機,電池容量本來是2230mAh,可是因為電池上的某個區域除了問題,它的實際容量很可能就成為了3000mAh,短時間你可能也意識不到,但是當手機電池因為這個損壞的區域影響到其他地方,電池容量變得更低的時候,你就束手無策了。所以定期檢查維護手機電池,盡早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也能讓手機電池更耐用。
現在會有很多人喜歡邊玩游戲邊充電,邊看視頻邊充電,這都是非常不安全的做法。這些錯誤行為不但會對電池壽命造成損害,而且在手機過熱的情況下,還會有爆炸的風險,這關于手機用戶的安全存在很大的威脅。電解液在鋰離子電池中承擔著正、負極之間Li+傳輸的用途,其離子電導率和SEI成膜性能對電池的低溫性能影響顯著。而電解液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組成材料:溶劑、鋰鹽和添加劑。目前改善電解液低溫性能的重要途徑為添加共溶劑、發展新型鋰鹽以及添加添加劑。
關于傳統溶劑而言,如EC、DMC、DEC等,其凝固點較高,由其組成的電解液的電導率會在低溫條件下急劇下降。因此許多研究者致力于尋找合適的能夠降低電解液凝固點和粘度的共溶劑,以期得到低凝固點、高電導率的電解液。選擇共溶劑時,要綜合考慮其粘度、介電常數、凝固點等物化參數,常見溶劑的物化參數如表1所示。從庫倫法則的角度分析,相同條件下介電常數越大、解離用途越強,鋰鹽的電離程度越大,則離子電導率越高;從離子遷移的角度分析,粘度越大,離子運動速度越慢,則離子電導率越低。從表中可知低凝固點和低粘度的乙酸乙酯(EA)、甲酸甲酯(MF)、乙酸甲酯(MA)等脂肪酯類以及甲苯(tol)、γ-丁內酯(γ-BL)均是改善電解液低溫性能的備選共溶劑。
不同的電解質鋰鹽直接影響電解液的離子電導率和SEI性能。六氟磷酸鋰(LiPF6)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商品化鋰鹽,但LiPF6易水解、熱穩定性差,且只有在有EC的電解液中能夠形成有效的SEI膜,而EC的高凝固點(37℃)不能滿足低溫電解液的要求,故低溫用電解液中一般不適用LiPF6作鋰鹽。[1]目前低溫鋰鹽體系重要為硼酸鹽:四氟硼酸鋰(LiBF4),雙草酸硼酸鋰(LiBOB)以及二者的結合體二氟草酸硼酸鋰(LiODFB)。另外離子液體作為一種新興電解質,因為其具有較寬的電化學窗口、高安全性以及-81℃~280℃的寬溫度范圍[],也被應用于低溫電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