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748次 | 2021年03月29日
鋰離子電池的工作原理和結構詳解
鋰離子電池以碳素材料為負極,以含鋰的化合物作正極,沒有金屬鋰存在,只有鋰離子,這就是鋰離子電池。鋰離子電池是指以鋰離子嵌入化合物為正極材料電池的總稱。鋰離子電池的充放電過程,就是鋰離子的嵌入和脫嵌過程。在鋰離子的嵌入和脫嵌過程中,同時伴隨著與鋰離子等當量電子的嵌入和脫嵌(習慣上正極用嵌入或脫嵌表示,而負極用插入或脫插表示)。在充放電過程中,鋰離子在正、負極之間往返嵌入/脫嵌和插入/脫插,被形象地稱為搖椅電池。
當對電池進行充電時,電池的正極上有鋰離子生成,生成的鋰離子經過電解液運動到負極。而作為負極的碳呈層狀結構,它有很多微孔,達到負極的鋰離子就嵌入到碳層的微孔中,嵌入的鋰離子越多,充電容量越高。同樣,當對電池進行放電時(即我們使用電池的過程),嵌在負極碳層中的鋰離子脫出,又運動回正極。回正極的鋰離子越多,放電容量越高。
一般鋰離子電池充電電流設定在0.2C至1C之間,電流越大,充電越快,同時電池發熱也越大。而且,過大的電流充電,容量不夠滿,因為電池內部的電化學反應要時間。就跟倒啤酒相同,倒太快的話會出現泡沫,反而不滿。
對電池來說,正常使用就是放電的過程。
鋰離子電池放電要注意幾點: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第一,放電電流不能過大,過大的電流導致電池內部發熱,有可能會造成永久性的損害。在手機上,這個倒是沒有問題的,可以不考慮。
第二,絕對不能過放電!鋰離子電池最怕過放電,一旦放電電壓低于2.7V,將可能導致電池報廢。好在手機電池內部都已經裝了保護電路,電壓還沒低到損壞電池的程度,保護電路就會起用途,停止放電。從圖上可以看出,電池放電電流越大,放電容量越小,電壓下降更快。
鋰離子電池結構
正極:活性物質,導電劑、溶劑、粘合劑、基體。
電池放電時從外電路獲得電子的電極,此時電極發生還原反應。通常是電位高的電極。鋰離子電池中的鈷酸鋰、錳酸鋰電極等。
負極:活性物質(石墨、MCMB、CMS),粘合劑、溶劑、基體。
360c00fc-80fd-11eb-8b86-12bb97331649.jpg
電池放電時向外電路輸送電子的電極,此時電極發生氧化反應。通常是電位低的電極,鋰離子電池中石墨電極。
隔膜
隔膜是放置于兩極之間,作為隔離電極的裝置,藉以防止兩極上的活性物質直接接觸而造成電池內部的短路。但隔膜仍需能讓帶電離子通過,以形成通路。
隔膜要求:
1、離子透過度大
2、機械性強度適當
3、本身為絕緣體
4、不與電解液及電極發生反應
材質:單層PE(聚乙烯)或者三層復合PP(聚丙烯)+PE+PP
厚度:單層一般為0.016~0.020mm,三層一般為0.020~0.025mm
電解液
外殼五金件(鋼殼、鋁殼、蓋板、極耳、絕緣片、絕緣膠帶)
鋰離子電池電芯原材料
正極材料
正極材料在鋰離子電池中市場容量最大、附加值較高,大約占鋰離子電池成本30%,毛利率低則15%,高則70%以上。
目前已批量應用于鋰離子電池的正極材料重要有鈷酸鋰、錳酸鋰、鎳酸鋰、鈷鎳錳酸鋰以及磷酸鐵鋰。
鎳酸鋰離子電池安全性最差(過充易起火),高溫耐受度最低(高溫分解),合成難度最高。
鈷酸鋰最早實現商業化應用,技術發展至今已經很成熟,并已廣泛應用在小型低功率的便攜式電子產品上,如手機、筆記本電腦和數碼電子產品等。
磷酸鐵鋰作為鋰離子電池用正極材料具有良好的電化學性能,充放電平臺十分平穩,充放電過程中結構穩定。同時,該材料無毒、無污染、安全性能好、可在高溫環境下使用、原材料來源廣泛等優點,是目前電池界競相開發研究的熱點。
負極材料
負極材料占鋰電成本比例較低,重要有碳負極材料和非碳負極材料。
碳負極材料:被目前商品鋰離子電池廣泛采用。
優點:安全、循環壽命較長,價格低廉、無毒。
缺點:質量比能量比較低。
非碳負極材料:按組成分為鋰過渡金屬氮化物、過渡金屬氧化物和納米合金材料。
優點:有很高的體積能量密度。
缺點:循環穩定性差,不可逆容量較大,制備成本較高,尚未產業化。
負極材料未來以提高容量和循環穩定性為目標,將碳材料與各種高容量非碳負極材料復合以開發高容量、非碳復合負極材料。
上一篇:高倍率聚合物鋰離子電池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