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420次 | 2021年02月25日
鋰離子電池低溫性能介紹分析
相關于正極材料而言,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低溫惡化現象更為嚴重,重要有以下3個原因:
低溫大倍率充放電時電池極化嚴重,負極表面金屬鋰大量沉積,且金屬鋰與電解液的反應產物一般不具有導電性。
從熱力學角度,電解液中含有大量C–O、C–N等極性基團,能與負極材料反應,所形成的SEI膜更易受低溫影響。
碳負極在低溫下嵌鋰困難,存在充放電不對稱性。
在所有的環境因素中,溫度對電池的充放電性能影響最大,鋰離子電池在電極/電解液界面上的電化學反應與環境溫度有關。低溫下電解液的粘度降低、導電性下降,活性物質的活性也會降低、會使電解液的濃度差變大,極化增強,使充電提前終止。更重要的是鋰離子在碳負極的擴散速度會更慢,溫度下降,電極的反應速率也下降。
鋰離子電池在低溫條件下工作,電池的容量急劇下降且極化增強,在低溫條件下,鋰離子難于嵌入負極中而相對較易從負極中脫出,因此導致容量的下降,而電池的放極化變化則與低溫時電解液的電導率下降,鋰離子在電極中的擴散速度下降及其在充電過程中由于金屬鋰的沉積在負極表面形成新的SEI膜導致阻抗增大等因素有關。
低溫環境下對鋰離子電池充電或使用前必須對電池進行預加熱。電動汽車車載的電池管理系統對電池加熱的方式大體可分外部加熱與內部加熱兩大類。這些加熱方式一般位于電池包中,或者設置在熱循環介質的容器中。內部加熱法加熱電池,則是通過交流電流激勵電池內部電化學物質,使電池本身出現熱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