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931次 | 2018年07月06日
青海冷湖碳酸鋰項目已產出高純碳酸鋰
藍曉科技稱,公司與陜西省膜分離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擔的青海冷湖100t/a碳酸鋰項目完成生產線調試,進入常規運行階段,已產出高純碳酸鋰。該項目的成功標志著公司實現了鹽湖鹵水提鋰吸附劑、工藝和系統裝置核心技術的工業化轉化。吸附法提鋰技術的產業化是公司金屬板塊新的重要增長點之一,是公司向新能源領域應用擴展的良好開端。
本次項目所屬鹽湖礦區屬于典型的貧礦鹵水(鹵水鋰含量為0.075g/l,鎂鋰比超過1300:1),經過吸附法富集處理后,鋰濃度提高到0.8g/l以上,鎂鋰比達到2:1以下,吸附后外排鹵水中鋰含量低于0.01g/l。公司表示,運行數據表明,項目采取吸附法富集工藝和樹脂法精制工藝為核心的技術路線,其關鍵運行指標技術性和經濟性均達到較好水平。
國內鋰資源主要分為鹽湖鋰和礦石鋰,其中鹽湖鋰占比為71%;由于國內鹽湖高鎂鋰比、資源稟賦差、技術未突破,前期主要是礦石鋰占據優勢,但是隨著礦石鋰能耗高、成本高、污染高問題突出,以及鹽湖提鋰技術逐步攻克,鹽湖提鋰逐漸成為行業發展大趨勢;目前鹽湖提鋰成熟技術主要是膜分離法、吸附法、萃取法等,在眾多鹽湖鹵水提鋰工藝中,吸附技術與膜分離技術組合的吸附法提鋰技術以其環境友好、適用性強、綜合成本低等特點,具有獨特的產業化優勢。
藍曉科技于2009年即開始鹽湖鹵水提鋰的吸附材料和工藝開發,已經積累了包括核心材料、工藝和設備的一系列自主知識產權的工藝技術,其中部分已產業化,并成功應用于鹽湖鹵水資源綜合利用。2017年11月,公司與陜西省膜分離技術研究院簽署合作協議,擬設立西安藍曉鹽湖分離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對鹽湖鹵水提取鋰等的分離材料(包括吸附劑和膜系列材料等)和技術進行研發、生產和銷售。民生證券指出,合作雙方優勢互補、協同性強,有望加速鹽湖提鋰技術的產業化。
藍曉科技表示,以本次貧礦鹵水的穩定運行為基礎,吸附法提鋰技術向鹽湖高鎂鋰比鹵水提取碳酸鋰的大規模工業生產進行推廣,將具有更大的潛力。項目同時實現吸附法富集與膜濃縮的組合技術路線,因此具有明顯的經濟性和環保性優勢。公司將持續推廣吸附法鹵水提鋰技術的應用范圍,擴大生產規模。
上一篇:沃爾沃或10年內推出燃料電池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