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552次 | 2020年12月23日
新材料讓鈉離子電池壽命可與鋰離子電池比肩
這種新材料可以使鈉離子電池的續航時間和鋰離子電池相同長
鋰離子電池幾乎在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得到了應用,但是科學家們一直認為鈉電池在大規模的能量存儲方面比鋰離子電池更安全、更便宜,但是它們的短壽命意味著它們不會很快被使用。中美兩國科學家日前聯合宣布了一種新的硫化銻負極數據結構,將硫化銻鈉離子電池的使用周期從500次提高到900次。比容量是鋰離子電池負極數據(石墨)容量的1.5倍。這個角色發表在ACSnano,一個納米技術領域的領先雜志上。
熊xunhui,環境學院副教授和華南理工大學的論文的第一作者,告訴《科技日報》,鈉離子電池鋰離子電池操作以類似的方式,利用離子在正負兩極之間鑲嵌結束充電和放電的過程。而前者由于鈉資源豐富,成本較低,且其電壓通道高,安全性較高。然而,由于目前鈉離子電極的數據并不理想,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尋找合適的電極數據一直是鈉離子電池部署的關鍵。
熊和劉梅林,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在喬治亞理工學院,宣布了一個簡單的方法:商業硫化銻混合在硫化鈉溶液中,然后通過控制結晶和燒結制備復合材料的改性石墨烯和nano-antimony硫化。當數據和鈉片組裝成半電池時,經過900次快速充放電(充放電約40分鐘),保留率仍然高達83%。
經過理論計算,證明改性石墨烯對硫化銻及其放電產物有較好的固定效果,能更加有效地穩定數據結構,防止活性物質從石墨烯上脫落。與以往的報道相比,該復合數據具有鈉離子電池銻基負極數據的最佳循環功能,使鈉離子電池的使用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