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2324次 | 2021年07月12日
新型納米硅鋰電池問世
據央視財經報道,“十三五”期間,中國新能源汽車呈現爆發式增長,同時,中國在新能源電池的核心技術方面也不斷傳來好消息,80歲的中國鋰電池第一人陳立泉帶著他的團隊研發出了新型的電池材料。
80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立泉是中國鋰電產業的奠基人,1996年,他帶領科研團隊在國內率先研制出鋰離子電池,率先解決了國內鋰離子電池規模化生產的科學技術與工程問題,實現了國內鋰離子電池的產業化。
在江蘇溧陽,陳立泉院士的得意門生李泓,帶領團隊經過二十多年的技術攻關,在一項鋰電池關鍵原材料上獲得突破,并在2017年進行了量產。
據介紹,中科院物理所從1996年就開始研究納米硅,納米硅負極材料是他們自主研發的新材料,用它做成的紐扣電池,其容量是傳統石墨鋰電池的5倍。
同時,李泓教授研發的新型固態電池,采用這款電池的無人機,續航增加20%,奧秘都在這塊電池的固態化正極材料上。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2018年,這里已經完成了300Wh/kg固態動力電池系統的設計開發,在車輛上搭載后,可以使整車續航里程增加一倍。在今年5月份,這類固態電池已經開始在消費類電子產品中使用。
此外,不僅中科院物理所,很多企業也都在探索新能源電池的技術、新材料。在廣東珠海的銀隆新能源儲能系統研究院,一輛純電公交車正在進行充電。
據央視財經報道,“十三五”期間,中國新能源汽車呈現爆發式增長,同時,中國在新能源電池的核心技術方面也不斷傳來好消息,80歲的中國鋰電池第一人陳立泉帶著他的團隊研發出了新型的電池材料。
80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立泉是中國鋰電產業的奠基人,1996年,他帶領科研團隊在國內率先研制出鋰離子電池,率先解決了國內鋰離子電池規模化生產的科學技術與工程問題,實現了國內鋰離子電池的產業化。
在江蘇溧陽,陳立泉院士的得意門生李泓,帶領團隊經過二十多年的技術攻關,在一項鋰電池關鍵原材料上獲得突破,并在2017年進行了量產。
據介紹,中科院物理所從1996年就開始研究納米硅,納米硅負極材料是他們自主研發的新材料,用它做成的紐扣電池,其容量是傳統石墨鋰電池的5倍。
同時,李泓教授研發的新型固態電池,采用這款電池的無人機,續航增加20%,奧秘都在這塊電池的固態化正極材料上。
2018年,這里已經完成了300Wh/kg固態動力電池系統的設計開發,在車輛上搭載后,可以使整車續航里程增加一倍。在今年5月份,這類固態電池已經開始在消費類電子產品中使用。
此外,不僅中科院物理所,很多企業也都在探索新能源電池的技術、新材料。在廣東珠海的銀隆新能源儲能系統研究院,一輛純電公交車正在進行充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