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885次 | 2020年11月05日
鋰離子電池的結構和工作原理是什么?
鋰離子電池的結構
鋰離子電池在結構上重要有五大塊:正極、負極、電解液、隔膜、外殼與電極引線。
目前較為常用的鋰離子電池材料有鈷酸鋰、鎳酸鋰以及錳酸鋰。用得最多的材料是鈷酸鋰,循環性能好,制造也方便,缺點是鈷化合物價格較貴。鎳酸鋰的因為性質不穩定,制造困難,通常用得較多的是鈷酸鋰摻雜鎳的化合物,又稱鎳鈷酸鋰。錳酸鋰也是非常好的材料,在高溫下錳酸鋰的衰減比較快等諸多原因,目前應用多數還停留在實驗室階段。
鋰離子電池的結構重要分卷繞式和層疊式兩大類。液態鋰離子電池采用卷繞結構,聚合物鋰離子電池則兩種都有。卷繞式將正極膜片、隔膜、負極膜片依次放好,卷繞成圓柱形或扁柱形,重要以SANYO、TOSHIBA、SONY、ATL為代表。層疊式則將正極、隔膜、負極、隔膜、正極這樣的方式多層堆疊。將所有正極焊接在一起引出,負極也焊成一起引出,重要以ATL為代表。
鋰離子電池工作原理
1、充電時
在電場的驅動下鋰離子從正極晶格中脫出,經過電解質,嵌入到負極晶格中。
充電開始時,應先檢測待充電電池的電壓,假如電壓低于3V,要先進行預充電,充電電流為設定電流的1/10,一般選0.05C左右。電壓升到3V后,進入標準充電過程。標準充電過程為:以設定電流進行恒流充電,電池電壓升到4.20V時,改為恒壓充電,保持充電電壓為4.20V。此時,充電電流逐漸下降,當電流下降至設定充電電流的1/10時,充電結束。
一般鋰離子電池充電電流設定在0.2C至1C之間,電流越大,充電越快,同時電池發熱也越大。而且,過大的電流充電,容量不夠滿,因為電池內部的電化學反應要時間。就跟倒啤酒相同,倒太快的話會出現泡沫,反而不滿。
術語解釋:充放電電流一般用C作參照,C是對應電池容量的數值。電池容量一般用Ah、mAh表示,如M8的電池容量1200mAh,對應的C就是1200mA。0.2C就等于240mA。
一文解析鋰離子電池工作原理及應用
2、放電時
過程正好相反鋰離子返回正極,電子通過用電器由外電路到達正極與鋰離子復合。
從典型放電曲線圖上可以看出,電池放電電流越大,放電容量越小,電壓下降更快。
下一篇:鉛酸電池和鋰離子電池包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