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2534次 | 2018年06月25日
磷酸鐵鋰電池的涂布均一性問題如何解決?
磷酸鐵鋰電池涂布不均,不僅電池一致性就不好,還關系到設計、使用安全性等問題。
所以,磷酸鐵鋰電池制作過程中對涂布均一性的控制很嚴格。做配方、涂布工藝的知道,材料顆粒越小,涂布越難做均勻。就其機理,我尚未看到相關的解釋。涂布在線認為是電極漿料的非牛頓流體特性引起的。
電極漿料應屬非牛頓流體中的觸變流體,該類流體的特點是靜止時粘稠,甚至呈固態,但攪動后變稀而易于流動。粘結劑在亞微觀狀態下是線性或網狀結構,攪動時,這些結構被破壞,流動性就好,靜止后,它們又重新形成,流動性就變差。磷酸鐵鋰顆粒細小,同等質量下,顆粒數量增加,要把他們聯結起來組成有效的導電網絡,需要的導電劑的量也相應增加。顆粒小、導電劑用量增加,所需的粘結劑用量也上升。靜置時,更容易形成網狀結構,流動性比常規材料差。
從攪拌器取出后漿料到涂布的過程中,很多廠商還是采用周轉桶轉移,過程中漿料不攪拌或者攪拌強度低,漿料的流動性發生變化,逐漸變得粘稠,以至于像果凍一樣。流動性不好,導致涂布的均一性不好,表現為極片面密度公差增大,表面形貌不好。
根本的是從材料上進行改善,如提高導電性加大顆粒、顆粒球形化等,短時間內可能有效果較為有限。立足現有材料,從電池加工的角度來說,改善的途徑,可從以下幾項進行嘗試: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1。采用“線性”的導電劑
所謂的“線形”“顆粒形”導電劑是筆者形象的說法,學術上可能不是如此描述。
采用“線形”導電劑,目前主要是VGCF(碳纖維)和CNTs(碳納米管)、金屬納米線等。它們直徑在幾個納米到幾十納米,長度在幾十微米以上甚至于幾厘米,而目前常用的“顆粒形”導電劑(如SuperP,KS-6)尺寸一般在幾十個納米,電池材料的尺寸為幾個微米。“顆粒形”導電劑和活性物質組成的極片,接觸類似點和點之間的接觸,每個點能只與周圍的點發生接觸;“線形”導電劑與活性物質組成的極片中,是點和線、線和線的接觸,每個點可以同時和多根線接觸,每根線也可以同時和多根線接觸,接觸的節點更多,導電通道也就更為通暢,導電能力也就更好。使用多種不同形態的導電劑組合,可以發揮更好的導電效果,具體如何使選擇導電劑,對于電池制作是一個很值得探索的問題。
使用CNTS或者VGCF等“線性”導電劑可能產生的影響有:
(1)線性導電劑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粘結效果,提高極片柔韌性和強度;
(2)減少導電劑用量(記得曾有報道說CNTS的導電效能為同質量(重量)常規顆粒導電劑的3倍),綜合(1),膠用量也有可能降低,活性物質含量可提高;
(3)改善極化,降低接觸阻抗,改善循環性能;
(4)導電網絡接觸節點多,網絡更為完善,倍率性能較常規導電劑更為出色;散熱性能提升,對高倍率電池很有意義;
(5)吸收性能得到改善;
(6)材料價格較高,成本上升。1Kg導電劑,常用的SUPERP僅為數十元,VGCF大約兩三千元,CNTS比VGCF略高(當添加量為1%時,1KgCNTs以4000元計算,大約每Ah成本增加0.3元);
(7)CNTS、VGCF等比表面較高,如何分散是使用中必需解決的一個問題,否則分散不好性能得不大發揮。可借助超聲分散等手段。有CNTs廠家提供分散好的導電液。
2.改善分散效果
分散效果好的漿料,則顆粒接觸團聚的概率會大為降低,漿料的穩定性會得到很大改善。通過配方、配料工步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分散效果,采用前面提及的超聲分散也是一個有效方法。
3.改進漿料轉移過程
漿料儲存時可考慮提高攪拌速度避免漿料粘稠;對于使用周轉桶轉移漿料的,盡可能縮短出料到涂布的時間,有條件的改用管道輸送,改善漿料粘稠現象。
4.采用擠壓涂布(噴涂)
擠壓涂布可以改善刮刀涂布表面紋路、厚度不均等現象,但是設備價格較高,對漿料的穩定性要求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