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964次 | 2020年09月16日
簡述鋰離子電池防火戰略
鋰離子電池生產配件通常分為鋰金屬電池和鋰離子電池。鋰離子電池因可充電且能量密度高,其運用越來越廣泛。鋰離子電池的安全性是抑制鋰離子電池及有關工作(如新能源轎車)展開的瓶頸。鋰離子電池內部的電解液是易燃液體,電極是可燃材料,鋰離子電池在過充、短路、過熱、穿刺或磕碰等狀況下發作熱失控,簡略起火乃至爆炸,手機、電動自行車或電動轎車因電池著火引發火災的案例時有發作。
作者集20年消防工作工作相關經驗,并與國內外同行廣泛溝通,從2012年初步研討電動自行車、電動轎車鋰離子電池的防火,這篇文章同享幾種有關鋰離子電池的防火方法。
鋰離子電池防火需求樹立具有戰略縱深的多道防地。除了電池內部盡可能運用不可燃或難燃材料讓電池具有實質安全功用外,電池外部的第一道防地是防止發作致使電池過熱著火的各種誘因,比方過充、短路、碰擊等,這就需求對電氣體系進行安全計劃。
當第一道防地被打破后(比方電池處理體系發作缺陷未能及時堵截充電電源),電池溫度添加,監控體系中的溫度傳感器或氣體、煙霧探測器等應及時發現缺陷并報警,提示工作人員處理缺陷,消除火災誘因。此為第二道防地。
當缺陷未及時處理、第二道防地被打破后,電池焚燒(陰燃)已無法防止,此時消防體系要做的是將焚燒束縛在發作缺陷的電池盒(或箱)內(containment),并能隔絕相鄰的未著火的電池和設備,防止火勢拓寬(isolation)。由于鋰離子電池熱失控后溫度極高,現有的非水系救活劑如氣體、干粉無法將電池溫度敏捷降下來,救活用途不太志趣。因而將電池防火方針設定為控火(controlledburn-down),是一種比較實習的方法,技術經濟性較強。此為第三道防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