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121次 | 2020年08月31日
大數據及算法的開發實現智能制造,實現BMS智能算法的創新研發
蜂巢能源創新中心總投資10億元,分三期建設,繼一期本月啟用后,二期和三期項目將在2022年全部建成投用。
七月六日,蜂巢能源全球鋰電創新中心一期啟用儀式在江蘇無錫錫山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辦,其首條中試線正式啟用。
該條中試線占地23畝,設備總投資1億元,廠房建設投資1.5億元,嚴格按照車規級制造標準建設,中試能力0.15GWh/年。從入場施工到啟用僅用了10個月。
據蜂巢介紹,該中試線能為創新研發項目供應與量產線一致的實驗環境,具備L系列長電芯、無鈷電池、干電池、超高速疊片等新工藝新材料新產品的試制實驗能力,內部環境品質控制、過程品質控制、設備品質監控都與量產完全一致,且設備完全實現單機自動化。
當下,新能源汽車無疑已成為全球共識,而動力鋰電池作為整車最核心的關鍵零部件,在這場關乎未來的爭奪中,創新顯得尤為重要。
蜂巢能源總裁楊紅新現場直言,“誰能引領創新,誰掌握了下一代鋰離子電池的新材料、新工藝、新標準、新技術,誰就將在競爭中占據主動。創新的腳步永無止境,作為后來者的蜂巢能源唯有不斷的創新才能在競爭中生存并脫穎而出。”
上述中試線的建成啟用,無疑將加速蜂巢能源全球鋰電創新中心的快速推進。
蜂巢能源創新中心總投資10億元,分三期建設,繼一期本月啟用后,二期和三期項目將在2022年全部建成投用。定位于探索面向未來10年鋰電產業相關的前沿技術和產品創新,涵蓋鋰離子電池的材料、設計、工藝、裝備、AI智能應用等。
據蜂巢介紹,該創新中心按照“8-1-1”模式進行整體規劃,即包含8大創新實驗室、1個綜合測試分析中心和1個高精度高度自動化的中試基地。其中,此次交付的中試線正是蜂巢能源高精度高度自動化的中試基地的一條中試線。
“1”個綜合測試分析中心:占地1.55萬平米,設備總投資3.25億元,計劃2020年十月投入使用。
屆時將具備從材料到pack全鏈條的分析檢測能力,擁有1萬個電芯、模組、pack的測試通道;并且配備大型表征類儀器如CT、TEM、SEM、AFM、XpS等以及機理和微觀形貌的分析能力;可滿足GB、IEC、ISO、UL等全球標準的安全測試能力。
8大創新實驗室涉及先進材料、固態電池、干電池、AI、設計、先進裝備、仿真預測等領域,具體如下:
先進材料創新實驗室:具備下一代先進材料如無鈷材料/四元材料/鋰金屬材料/硅基負極材料等新材料的研發能力。
固態電池創新實驗室:進行半固體和全固態電池的創新研發。
干電池創新實驗室:具備高能量密度、低成本的無溶劑電池等的創新研發能力。
AI創新實驗室:通過大數據,AI,及算法的開發實現智能制造,BMS智能算法的創新研發。
安全創新實驗室:具備濫用安全和使用安全的創新研發能力。
設計創新實驗室:具備從材料到電芯設計到系統設計層面創新能力;持續提高能量密度、開發超長壽命和高安全高可靠的產品。
先進裝備創新實驗室:具備開發試制下一代先進高精電池制造裝備的能力。0.45s/片、0.25s/片(長幅600mm)、0.125s/片的全球優秀超高速疊片設備將陸續投入使用。
仿真預測創新實驗室:通過機理分析理論支撐、大數據分析和對外合作,實現精準仿真。
蜂巢能源定位為第三方的動力鋰電池公司,面向國內和全球的整車公司開放。分別在上海、保定、無錫、德國、韓國、日本、印度等地建立了7大研發中心,首個車規級AI制造廠已經于2019年十一月在江蘇常州投產。
截至目前,蜂巢能源已經開始與包括寶馬、pSA等在內的國際車企洽談對接,按照規劃,到2025年,其外供比例將達到70%。責任編輯:p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