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666次 | 2020年08月18日
塑料回收開發再儲能裝置,一步到位同步解決
塑料污染及其對地球生態系統的危害,不可防止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質量;而由于清潔能源的變革,到2040年,全球30%的汽車將是電動汽車,原電池材料的高成本則成為又一個挑戰。
現在,在《儲能》雜志上發表的一篇開放獲取的文章中,來自加州大學河濱分校(UCR)的科學家們正在以一種由更新的塑料廢料制成的納米材料的形式開發超級電容器,這將有機會同時解決以上兩大問題。
研究小組從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塑料(PET)制成的塑料瓶開始。他們首先在溶劑中溶解PET塑料瓶。然后,他們利用一種叫做靜電紡絲的方法,從聚合物中制造出微觀纖維,并在熔爐中碳化塑料線。在與粘合劑和導電劑混合后,將材料干燥并組裝成硬幣電池型的雙層超級電容器。
當在超級電容器中測試時,該材料既具有由分離的離子電荷和電子電荷排列形成的雙層電容器的特性,又具有當離子電化學吸附到材料表面時發生的氧化還原反應偽電容的特性。研究人員表示,雖然它們不像鋰離子電池那樣儲存能量,但這些超級電容器充電速度更快,這使得基于塑料廢料的電池在許多應用中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事實上,從塑料廢料回收到可再充電儲能裝置邁出了節能環保更重要的一步,它代表了在防止廢物進入垃圾填埋場和海洋方面取得的重大進展。而這項工作具有的環境和經濟優勢也是可擴展的和市場化的,將會為未來的研究和發展供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