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841次 | 2020年07月23日
電動汽車產業鏈 中游動力鋰電池等產品最值得期待
近日,我國官方宣布,正在研究推出燃油車退出的時間表。
消息一出,資本市場反應強烈。綜合記者采訪的多位市場人士觀點來看,目前的市場格局中,電動汽車上游鋰資源依然面對著供不應求的局面,未來繼續上升空間的想象力很大;中游的動力鋰電池等產品,已經出現了一定的產量過剩,將逐步進入優勝劣汰時期,最終可能是“剩者為王”;下游的品牌汽車公司“百花齊放”,未來將會出現很激烈的競爭。
但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在用戶體驗提升、政府依舊高位補貼和政策持續利好的前提下,發展空間可謂巨大。
用戶體驗提升
新能源汽車雖然生產成本和銷售價格依然比較高,但用戶體驗上正逐步受到認可。
記者在對深圳出租車司機采訪中了解到,他們中很多人駕駛電動汽車的整體收入和體驗都超過汽油車。在收入上,綜合車損、充電費、租用牌照費,一般一名司機一個月純收入在1.5萬元左右。這已經比燃油車司機的收入高出很多。新款電動汽車一次充電有400公里左右續航能力。深圳各個區都有數量龐大的充電樁,司機們完全不用擔心充電問題。
在采訪中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司機表示,“紅燈起步時,論100米加速,我可以完勝很多跑車,完爆多數汽油車”。
電動汽車用戶體驗提升的背后是政府的大力支持,從配套設施規劃到真金白銀補貼,地方政府已經不遺余力。
九月二十五日,電動汽車產業再次迎來利好,當日召開的貴州省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政策宣貫暨工作推進會明確指出,該省計劃5年內建成8.5萬個充電樁,滿足10萬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新建小區應100%配建充電樁或者預留建設安裝條件,社會停車場預留20%車位配建充電樁。在此之前,北京等全國多地已經頒布了類似政策。
很多私家電動汽車車主表示,照此發展,他們購買和使用電動汽車的動力更足。
政府補貼依舊高位
除了逐漸強化完善的電動汽車運行環境,政策補貼仍然保持在高位。
作為電動汽車的行業龍頭代表,比亞迪每年都收到數以億計的政府補貼,而且這還沒有算上消費者的購車補貼,各種稅收減免優惠,汽車上牌相關于燃油車的優惠政策等。
比亞迪2017年半年報顯示,2015年,長沙比亞迪汽車取得政府撥付的汽車產業發展資金1.63億元;2016年,政府再次撥付汽車產業發展資金1.5億元。比亞迪于2015年收到深圳市財政委員會撥付的1.06億元,用于補助汽車工業及惠州電池插電式乘用車深度混合動力及建設項目的土建安裝和設備材料購置。
2014年十二月,國家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撥付給比亞迪鋰離子電池的有關鐵動力鋰電子電池項目的補助資金1.4億元,用于扶持年產3GWH鐵動力鋰離子電池一期工程的生產線建設。2015年收到深圳財政委員會0.65億元,用于扶持二期工程生產線建設。
2016年,汕尾比亞迪實業有限公司取得汕尾市政府撥付的比亞迪紅草工業園項目專項獎勵資金1.5億元;2017年,汕頭比亞迪實業有限公司取得汕頭市政府撥付的”鼓勵珠三角優質轉移公司發展扶持資金0.84億元。
比較上述各年度補貼數據后,比亞迪稱,新能源汽車方面,財政補貼的大幅下調和新的產品目錄管理對行業短時間影響較大。2017年第一季度,受上述政策變動影響,我國新能源汽車實現銷量5.6萬輛,比去年同期下降4.7%,增速大幅回落。隨著新產品通告的陸續公布,以及各地方政府新的補貼政策出臺,2017年第二季度行業已呈現良好的恢復態勢,并實現同比正上升。
“純電動汽車重要依靠政府補貼來推廣,政府補貼減少會直接影響消費者的購買熱情?!眹H汽車研究機構J.D.Power我國區副總裁兼董事總經理梅松林記者表示。
上中下游誰更值得期待
繼荷蘭、德國、法國和英國等多個國家公布禁售燃油車時間表,我國也表明開始啟動相關禁售研究。我國的政策倒逼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國外車企和國內自主品牌均在積極布局。
天風電新首席分析師楊藻稱,特斯拉Model3將成為汽車行業的Iphone4,代表著汽車電動化大浪潮的開啟。而其它國際一線車企在未來兩年內將會密集推出新能源汽車車型。
另一方面,分別作為電動汽車產業鏈的上中下游,鋰礦資源、動力鋰電池、品牌汽車,將會是未來電動汽車投資的三方面熱點,也是近日資本市場的炒作重點。目前來看,上游的鋰礦資源受益最大,而動力鋰電池將會出現行業洗牌的過程,品牌汽車則會呈現“百花齊放”的局面。
國產品牌汽車能否在電動汽車時代實現“彎道超車”,依然是未知數。
目前電池制造已經出現階段性產量過剩的情況,但還看不出來哪家電池公司有突破續航里程的實力。有關動力鋰電池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德賽電池投資者關系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行業處于發展的起步階段,整車廠、電芯廠、獨立第三方主導的模式都存在,尚未形成明顯優勢的模式,隨著動力鋰電池行業產量的擴充,未來行業洗牌將加劇,但整體行業空間巨大,公司有足夠的生存空間。
參考過去幾年蘋果帶動的智能手機產業鏈的大牛股,以歌爾聲學、瑞聲科技為代表的聲學產品、歐菲光、舜宇光學為代表的光學產品,給投資者帶來了最豐厚的回報,而這些都集中在經過行業洗牌后市場集中度較高的中游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