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061次 | 2020年07月14日
男子咬iPhone電池爆炸?
最近有個新聞看著挺揪心,一男子買手機時突發奇想,嘗試用牙咬這個騷操作來驗證電池的質量,結果在咬下去的瞬間火花四濺,原地爆炸。(有新聞說是買的iPhone,不知道從哪里吐槽起好……希望這位仁兄沒事吧)
看完新聞我們轉念一想,手機普遍采用內置電池確實能夠防止一些匪夷所思的安全事故……
為啥牙咬電池會爆炸?
大家都知道,電池的種類有很多,但不是每一種都會因為擠壓或穿刺而發生爆炸。新聞中牙咬導致爆炸的電池應該是液態鋰離子電池,按新聞的描述估計是山寨機,那可能性就更大了。
液態鋰離子電池顧名思義,其使用的是液態電解質,這種電池的正負極是由隔膜分隔開來,避免正負極直接接觸。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但新聞中男子的行為可能會咬穿隔膜,導致正負極接觸發生短路,進而發熱并產生大量氣體,電池也會開始膨脹起來。
鋰電池結構
要知道電池內的液態電解質是非常活潑的,很容易燃燒起來,牙齒刺破外殼后,電解質在高溫情況下和空氣接觸,輕則冒煙迸發出火花,重則確實會劇烈燃燒起來。
即便是相對安全的鋰聚合物電池,刺破后還是很危險的,所以沒事別拿尖銳物懟鋰電池。當然,其它電池也請盡量不要懟。
對于電池還有哪些作死操作?
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電池種類還是挺多的,其中一次電池(即不能充電的)包括碳性電池、堿性電池,二次電池包括鎳氫電池、鎳鎘電池和鋰電池等。
一次電池(不可充電)
對于一次電池,雖然懟穿它們也不見得會發生爆炸,但堿性電池(鋅錳電池)里的電解液氫氧化鉀是強堿性的,接觸到可能會引起燒傷。
另外,以前大家使用碳性電池沒電了用牙咬咬、甩一甩、曬一曬,然后電池又會有些余電的土方法,是不適合用在常見的堿性鋅錳電池上的,所以電池用完了就換吧不要隨便折騰了。
一次電池千萬別嘗試充電
最后,一次電池是不能充電的,這不是充不充得進的問題,而是給一次電池充電是有危險的,比如堿性電池在充電時容易發生短路,使電池過熱或導致漏液,所以千萬別嘗試,存放電池時也注意分類好。
二次電池(可充電)
相比起一次電池,二次電池的危險性還是大一些,使用時更加要注意別犯傻,比如上面那位仁兄的牙咬行為,或是刺穿電池、擠壓電池導致變形、暴曬、過充過放等,都是不科學的。
如果遇到移動設備中的電池鼓包,別自己嘗試拆除或修復,更不要刺破電池外包,交給有經驗的人去處理吧。
電池鼓包注意別搞破軟包外殼了
雖然現在主流的鋰電池已經沒有記憶性,隨充隨用,但還是要慎防過充過放,睡覺時就盡量別充電了。
總括來說,無論電池種類如何,有沒有爆炸的風險,求真實驗室還是建議大家在使用移動設備時注意電池部件的保護,而日常使用的干電池也要檢查外殼是否完好才進行使用,注意別放在嬰兒和學齡前兒童可以拿到的地方。
下一篇:鋅空氣電池上市公司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