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458次 | 2020年07月13日
瞬態電池:遇水30分鐘可自動降解的電池?
由于對生態環境的嚴重污染,廢舊電池的處理問題近兩年成為公眾熱烈討論的話題之一。近期,美國科學家發明了一種水溶電池,或將改變這一現狀。
來自愛荷華州立大學的科學家近日宣布,他們發明的一款鋰離子電池可以為普通家用計算器供應2.5V電壓,時長15分鐘的供電,更關鍵的是,該電池遇水后能完成30分鐘的快速自動溶解。外媒評論稱,這將成為全球第一款具備自行水解能力的可商用電池。
據稱,該水溶電池使用的瞬態電子(TransientElectronics)技術最初設計時是為了醫療保健和環境監測應用,因為一旦暴露在光照、高溫條件下或者遇水,這種瞬態電子就會自行分解。由于在工作態能供應穩定的性能輸出,過后還可以自行降解,因此該技術也可以應用在特種機密情報等領域。
在國際高分子科學雜志上發表的論文中,該團隊這樣描述:不同于傳統電子工程學那樣將電池盡量設計的穩定和性能持久,瞬態電子技術的核心特點之一就是只能在預先設計好的時間段內供應電能輸出,而后就會在水、光照等觸發條件下自行降解。
該團隊的負責人表示:與我們此前進行的瞬態電子技術研究相比,這款電池集合了我們團隊的全部心血,并且結構也要復雜得多,因為它不光要求能降解,還要供應穩定的電能輸出。
這款電池1x5x6mm的體積和一塊普通芯片相近,非常易于集成在設備內部。該團隊同時表示,電池內部共分為8層,有正極層、負極層和電解分離層等。而在這8層內部結構之上,最外面還包裹了一種高分子聚乙烯醇材料。
來自愛荷華州立大學的團隊同時表示,目前這種電池遇水后確實能夠自行分解,但是電池內部的一些納米級粒子結構目前還不能在水中溶解,因此其水溶性并非100%的。
目前,雖然該電池15分鐘2.5V的輸出能力還略顯微小,但是該團隊表示,通過將多塊電池合并的方式就能很容易地提高容量。并且,該電池具有的水溶解特性在未來顯然具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
下一篇:德國期待領跑電動汽車電池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