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543次 | 2020年07月06日
增程式電動汽車與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應該如何辨別?
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與增程式電動汽車的工作模式非常類似,兩者都可以由動力鋰電池單獨輸入能量以行駛在純電動模式下,且當動力鋰電池容量接近設定的下限后都轉由另外一種動力源繼續供應車輛所需的能量。
但兩者在工作機理上存在著本質的差別。
增程式電動汽車是在純電動汽車的基礎上開發的電動汽車。之所以稱之為增程式電動汽車是因為車輛追加了增程器的緣故,而為車輛追加增程器的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提升純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使其能夠盡量防止頻繁地停車充電。
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是由混合動力汽車進化而來,它繼承了混合動力汽車的大部分特點,但把混合動力汽車的功率型電池替換為了比容量(單位質量所包含的能量)更大的能量型電池,如此一來動力鋰電池就有足夠的能量保證車輛可以在零排放無油耗的純電動模式下行駛一定的距離。
從驅動的角度分析,增程式電動汽車不論工作在純電動模式還是增程模式下,其車輪始終僅由電機獨立驅動,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假如工作在混合動力模式下,發動機會與電機一起(經動力耦合后)參與到驅動車輪的行列。
從系統選型的角度分析,增程式電動汽車必須是串聯式混合動力型式,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可以是并聯式混合動力型式,也可以是混聯式混合動力型式。
從性能的角度分析,只有增程式電動汽車才可以發揮出純電動汽車的最大潛力。這句話怎么理解呢?可以這么理解,增程式電動汽車的動力鋰電池以及驅動系統在設計之初就必須完美地匹配以達到既定的性能指標(如最高速度、最大爬坡度等),增程器(發動機與發電機的組合)的存在與否不影響整車的設計性能。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因為發動機也參與驅動的緣故,對電池與驅動系統的匹配要求就不會很高,比如插電版普銳斯混合動力僅配備了5.2kWh的鋰離子電池。
從電氣化程度的角度分析,增程式電動汽車的電氣化程度無疑更高,具體的表現就是電功率占總輸出功率的百分比是100%,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不足100%。
增程式電動汽車比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血統更純正,因為它在沒有追加增程器之前就是一輛純電動汽車。增程器的部署基本不會影響到原有車輛的動力系統結構。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前身由于是混合動力汽車的關系,故而保留了較多的傳統機械部件,結構上要較增程式電動汽車更復雜一些,成本也略高。也就是說,要判斷一輛車到底是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還是增程式電動汽車,本質就是看這輛車的發動機是否會出現與車輪有直接機械連接的情況。
上一篇:鋰離子電池極片涂布工藝=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