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120次 | 2020年07月04日
秒殺超級電池廠 全球約55%的鋰離子電池產量位于我國
論電池產量,我們稱第一沒人趕稱第二吧!
說到電動汽車,大家都想到特斯拉,說到電池呢,也還是特斯拉,雖然馬斯克要在沙漠里建一座全球最大的電池廠,但是還有一群默默無聞的我國公司在迎頭趕上。
彭博社這周公布了一份報告,說我國公司們正在新增鋰離子電池的產量,按照這個速度到2021年前我國的鋰離子電池年產量將超過120千兆瓦時,足夠每年為150萬輛特斯拉ModelS電動汽車,或者137萬輛豐田普銳斯插電混合動力車供應電池。而特斯拉的Gigafactory2018年完工后的產量最高也就是35千兆瓦時。
這背后自然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支持,根據彭博社的報告,全球大約55%的鋰離子電池產量位于我國,美國只有10%。當然了特斯拉也沒閑著,還要建立四座新的電池廠,其中就有一座位于上海。所以呢,論集體力量,我們自然可以秒殺特斯拉,可是問題就在于,我們還沒有一個可以比擬特斯拉的電池巨頭公司出現。
合資公司不受數量限制,在電動汽車領域實現了
六月二十八日發改委和商務部聯合公布了《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17年修訂)》,股比放開是沒有出現在目錄里,不過一家外商在我國建立合資公司不能超過兩家的限制,在純電動汽車領域是打開了。
這也就意味著未來在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上,將會涌現出更多的純電動汽車合資生產公司。其實從江淮大眾合資獲批開始,這一條就已經放開了。
不過現在的問題就在于,更多的外資公司要在我國合資生產純電動汽車,關于我國的純電動汽車技術的提升會加快,但是自主品牌在這一領域形成的優勢就會被打破了。所以雖然傳統燃油車上股比未放開,不過純電動汽車上真的是狼來了。
市值秒殺比亞迪的吉利,下一步就要超越廣汽了
這兩周吉利成了我國汽車圈的話題王,收購完馬來西亞品牌又收購飛行汽車公司,所以股票也受到了利好刺激。截至六月二十九日收盤,吉利汽車總市值達到了1543.9億港元,第一次超越了比亞迪。
目前吉利汽車的市值在我國整車公司中排名第三,前兩名分別是上汽集團和廣汽集團。上汽總市值3591億元,要趕超幾乎不太可能了。而排名第二的廣汽集團市值1699億元,關于吉利來說,趕超廣汽似乎并不是不可能的。
不久前吉利港股投資者交流會上,還公布了上半年銷量完成情況,全年100萬輛的目標已經完成了53萬輛,所以下半年有可能提高目標,全年或許能夠實現110-120萬輛的銷量。當然了,一味擴大銷量也不見的是好事,畢竟健康的庫存、經銷商的盈利能力和滿意度這些也同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