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564次 | 2020年06月17日
分析多電源電路的可靠性設計
標簽:電源電源波動電源模塊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通信系統變得越來越發達,使得通信系統的電路中,大多存在兩種以上的電源,實際工程應用中還常有蓄電池供應后備供電的情況,關于這些電路,在電壓變化的過程中,可能會引發電路無效復位或上電失敗的故障。對此,本文提出了一種實用的解決方法。
圖1:FpGA的上電加載機制。
目前以硬件描述語言(Verilog或VHDL)所完成的電路設計,可以經過簡單的綜合與布局,快速的燒錄至FpGA上進行測試,是現代IC設計驗證的技術主流。這些可編輯元件可以被用來實現一些基本的邏輯門電路(比如AND、OR、XOR、NOT)或者更復雜一些的組合功能比如解碼器或數學方程式。在大多數的FpGA里面,這些可編輯的元件里也包含記憶元件例如觸發器(Flip-flop)或者其他更加完整的記憶塊。
系統設計師可以根據要通過可編輯的連接把FpGA內部的邏輯塊連接起來,就好像一個電路試驗板被放在了一個芯片里。一個出廠后的成品FpGA的邏輯塊和連接可以按照設計者而改變,所以FpGA可以完成所要的邏輯功能。
隨著通信設備復雜程度的提高,工程應用對設備的可靠性要求也隨之提高。各種電源配送方法在工程運用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由于供電系統的切換,通信設備內各部件將面對一次上電初始化的考驗。
電路上電問題分析
現在通信機房大多采用-48V直流電源,而電子元器件一般采用低電壓供電,以5V和3.3V最為常見,近幾年隨著低功耗器件的大量使用,1.5V、1.8V、2.5V電源也被采用。在同時使用多種電源時,可采用多種電源模塊,下面就兩種典型情況作簡單分析。
1.采用多電源模塊設計的電路
這種設計一般包括1只48-5V電源模塊和1只48-3.3V電源模塊。其中5V電源模塊重要給電路內5V器件供電;3.3V電源模塊重要給電路內FpGA、ASIC供電,以及供給直流電壓轉換器進行更小電壓的轉換。這里應當指出,假如采用線性調壓器(LDO)進行小電壓轉換時,上級電壓通常采用3.3V,因為常用的1.5V、1.8V、2.5V與5V的壓降很大,在進行電壓轉換的時候將損失更多功率,同時新增系統的散熱負擔。
關于這種設計,由于不同電源模塊的指標差異,存在上電順序的問題。假如5V達到穩定的時間比3.3V早,那么將可能造成如下問題:a.5V器件已經運行正常,而3.3V的FpGA、ASIC還未加載或初始化完畢。假如電路內MCU單元為5V供電,電路工作將不正常,這種情況理論上可以通過在MCU程序代碼里添加空轉等待語句,但是實際上仍然存在問題,見下面的分析。
b.FpGA加載失敗。圖1顯示了一般可編程邏輯器件的上電加載機制。圖2顯示了48-3.3V的某品牌電源模塊在用蓄電池加電時,其電壓在上升過程中與達到穩定狀態前出現的較為嚴重的波動,測試其他電壓,也發現類似情況。
從圖1、圖2可以分析到,FpGA在上電過程中要自檢電壓,一旦所有要求的電壓值大于某個范圍就開始加載,而此時假如電壓波動較大,那么FpGA可能會加載失敗,因為當波動的電壓處于波峰時FpGA快速檢查電壓并可能通過,當然,現在不少FpGA在上電自檢的時候都有個監測電壓是否穩定的過程,加載失敗的情況基本上很少,不過大部分的FpGA對電壓都有嚴格的要求。
圖2:電源紋波示例。
c.與b類似,很多ASIC專用芯片、CpLD在上電初始化的時候都要有穩定的電壓,這里不再累述,可以參閱相關芯片資料。
2.采用單電源模塊設計的電路
目前在系統設計中,為了兼容各種電壓也常采用48-5V單電源模塊和加直流電壓轉換器的方法。單電源模塊也存在上電順序先后的問題。因此小于5V的電壓上電肯定晚于5V.
在蓄電池供電的情況下,由于蓄電池的本身特性,在上電的時候其電壓是緩慢上升的,由于現在DC-DC模塊的設計差異,某些模塊在慢上電的過程中出現的電壓擺動仍然會影響FpGA和ASIC的初始化。
解決方法
對應可能出現的問題,可以找到相應的解決方法。在前文分析的第一種情況下,對應a,可以復位MCU;對應b,可以復位FpGA;對應c,可以復位相關芯片。關于第2種情況,復位相應的芯片也可以解決問題。所以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復位。
微處理器用一片或少數幾片大規模集成電路組成的中央處理器。這些電路執行控制部件和算術邏輯部件的功能。微處理器與傳統的中央處理器相比,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和容易模塊化等優點。微處理器的基本組成部分有:寄存器堆、運算器、時序控制電路,以及數據和地址總線。微處理器能完成取指令、執行指令,以及與外界存儲器和邏輯部件交換信息等操作,是微型計算機的運算控制部分。它可與存儲器和外圍電路芯片組成微型計算機。
MAX708是一種微處理器電源監控芯片,可同時輸出高電平有效和低電平有效的復位信號。復位信號可由VCC電壓、手動復位輸入或由獨立的比較器觸發。因此可以利用MAX708的這個特點來解決電路內MCU、FpGA、ASIC的上電復位問題。
如圖3所示,當pFI端子上的電壓值小于1.25V時,pFO端子將輸出低電平。由于pFI端子的這個特性,可以用它來監控電路上的1.5V電壓。在通信設備里,電路上一般含有5V、3.3V、2.5V、1.8V、1.5V的電壓值,1.5V應該屬于末級電壓,就是說通過直流電壓轉換器最后轉壓出來的,我們監控了最小電壓,自然也就不必理會它的上級電壓了。
圖3:利用MAX708實現上電復位應用。
這里pFI上的電壓值大概為1.3V,當然電壓值越接近1.25V,電壓監控的靈敏度越高。可以用公式{(Vsupply-VpFI)/R1}=(VpFI/R2)計算出要的電阻比值。這里Vsupply為1.5V,VpFI為1.3V.
可以想象,電路上電過程中,1.5V的末級電壓假如沒有達到要求,復位信號將一直存在,包括給MCU的RST復位信號,和給其它芯片的低電平有效的復位信號。圖3中的MREST為手動添加的復位信號。
要指出的是,MAX708本身可以監控VCC電壓,這對電路采用多電源模塊的設計是很有用的。因為兩個電源模塊相互獨立,5V和1.5V可能不是源于同一個電源模塊,所以在監控1.5V的同時也要監控5V電壓。
當然,由于MAX708芯片本身的限制,它無法監控小于1.25V的電壓。但是在電信級設備中,功耗問題并不很迫切,所以這樣小的電壓基本上應用很少。
本文小結
電源波動造成的電路上電失敗故障,只是涉及電源可靠性的一個方面。這里舉的一個實際應用的例子可能并不適合于各種情況,其目的只是在于提醒設計人員在有關電源設計中可能存在的隱患。硬件工程師在應用這些器件進行系統功能設計的同時,也將越來越多的面對如何提高電源可靠性方面的挑戰。
上一篇:UPS不間斷電源的啟用與持續監測
下一篇:使逆變焊機高效節能的電源設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