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942次 | 2020年05月11日
鋰離子電池原材料供應面對中斷風險 電動汽車的蝴蝶效應會來嗎?
進入5月,電動汽車的蝴蝶效應會來嗎?
一個多月前的3月24日,剛果(金)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南非“封國”贊比亞封鎖跨境運輸,鈷原料供給端或受嚴重影響。其他一些生產鋰離子電池所需原材料的國家,也紛紛出臺出口限制措施。
鈷是生產鋰離子電池的重要原材料,這勢必沖擊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乘用車信息聯合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鈷的供應面臨中斷風險。
日前,國內一家鋰電池供應企業的負責人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當前國內車用鋰電池供應并未出現緊張的情況,市場整體供大于求,但如果非洲疫情加重,會影響到后期的生產。
我國鋰電池原材料對外依賴度較大
前不久剛剛出口德國200輛純電動汽車的河南速達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鋰離子電池供應鏈的原材料,主要包含碳酸鋰,硫酸鎳和金屬鈷。
目前,國內鋰離子電池生產廠家碳酸鋰的供應地點,主要包括是我國青海、西藏、江西以及澳大利亞、智利等地,仍處于供大于求狀態。硫酸鎳在電池行業需求量較小,只占4%,不具備上漲空間,且主要生產國在東南亞。對鋰電池行業影響較大的,是金屬鈷,其產地在剛果。剛果(金)是全球鈷儲量最豐富的國家。2019年,該國鈷原料產量約占全球原料產量的67%。
非洲其他國家的封鎖政策也對貨物運輸影響較大。南非從3月26日零時至4月16日零時實行全國封鎖。此前,南非就已經關閉全國多個港口和進出關口岸。贊比亞Lusaka市3月27日起,除重要商品外,所有跨境貨物運輸暫停。
非洲80%以上鈷原料需經過南非港口運輸,其中就包括來自剛果(金)的鈷礦。由于贊比亞是鈷礦運輸第一中轉站,將對中國鈷原料進口帶來一定影響。
此外,碳酸鋰的第一大生產國智利已從3月18日起暫時關閉邊境,其首都圣地亞哥從3月26日起實施強制隔離;第二大生產國澳大利亞,其采礦和勘探協會日前已警告成員公司進行嚴格的洲際旅行限制。
相關報告顯示,從澳大利亞、智利等多個主要鋰出口國的檢疫情況來看,目前還沒有關于電池原材料或正負極材料出現重大供應短缺的現象,“這主要是因為2019年上游原材料供應過剩”。
但是,運輸限制和物流滯后等因素疊加,未來全球電池產業鏈中原材料供應以及向客戶交付成品的能力仍不容樂觀。
全球鋰離子電池原料分別
鈷原料有庫存,如果疫情加重,短缺可能在6月爆發
據調研,考慮到國內鈷鹽廠現有原料庫存、港口庫存及海上運輸等情況,目前我國鈷原料庫存基本可用至5月下旬。
4月非洲鈷原料的出口限制,可能會影響到我國6-7月的鈷原料進口。進入6月后,國內鈷鹽廠的鈷原料庫存有可能開始緊缺,加之港口、海關對國外進口貨物嚴查,原料進口時間延長,鈷進口或遇難題。
專家認為,短期來看,本次非洲疫情嚴重對國內鈷原料進口影響不大。新冠疫情短期內對消費終端影響大于原料端,短期內鈷系列產品依舊看跌;長遠來看,本次非洲疫情嚴重或將影響6-7月國內鈷原料進口,進而影響國內鈷系列產品價格走勢。
此前,以中日韓三國為代表的亞洲市場是動力電池的主要生產地區,三星SDI、LG化學、SKI、寧德時代等中日韓電池企業都瞄準歐洲市場進行布局,在歐洲大規模建設電池工廠。此外,還有一批動力電池原材料企業也選擇在歐洲建廠。
然而,受疫情影響,上述電池生產企業在歐洲布局的進展或將遇阻,出現項目延期或停產的情況,進而對歐洲主機廠及歐洲動力電池產業產生一定影響。
近日,松下宣布與特斯拉合資的美國內華達州電池制造工廠因疫情爆發而暫停生產,預計將持續14天。LG化學于3月25日關閉旗下的美國電動車電池工廠。三星SDI公司也表示,關閉了旗下在美國密歇根州的電池工廠。
在海外動力電池工廠紛紛關停之下,鋰電池的運輸也面臨困境。根據國外一份最近發布的報告顯示,新冠疫情爆發導致整個鋰離子供應鏈的物流放緩,正在波及全球。
國內鋰電池生產和應用廠家正多方面采取應對之舉
當前,我國動力電池產業鏈已經比較成熟健全,鋰電池原材料、上游正極、負極、電解液、隔膜、鋰電裝備等環節涌現出了不少國際一流企業。預計到2025年,我國鋰電池產業規模將超過6000億元。
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鋰離子電池產業鏈造成了沖擊,在相關公司采購、生產、交貨等方面都產生了較大影響。據了解,國內鋰電公司在組織生產和產品交付等方面受影響較大,導致出口訂單交付出現部分延期,產量及出貨量環比下降明顯。
當前,我國的鋰離子電池出口主要應用在電動工具、儲能、3C數碼等領域,而歐美因疫情采取的“封城”“禁足”等措施,對我國鋰離子電池出口產生影響。在數碼市場方面,國內市場已逐漸恢復,但海外市場不容樂觀。錳酸鋰離子電池在電動工具、充電寶等領域出口量較大,據調研,目前不少國家對海關限制,錳酸鋰離子電池出口已受到影響。
多位鋰電公司負責人表示,公司的出口業務在三月份影響還不明顯,之前簽訂的訂單并沒有取消或者削減,但交貨確實出現延期,普遍延期一個月甚至一個季度。
在此情況下,國內鋰離子電池廠家逐漸開始轉型調整,將業務重心轉向國內市場。據專家估計,我國消費性鋰離子電池在未來一年內,因為產業屬性影響,仍無法快速將產量向海外轉移。長期來看,電池產業板塊因疫情而快速轉移的難度較高。
業內人士認為,全球物流都會隨著疫情而變慢,企業應當考慮如何收緊供應鏈,以便從更近的地方獲取零部件。同時,汽車制造商的電池制造本地化、電動汽車組裝本地化等趨勢會加快,這些將“改變國際物流的游戲規則”。
對此,國內廠家早就開展了相關體系研究,以減少對鈷的使用。面對全球性的疫情,速達公司表示提前向供應商報備了公司的年度需求計劃,以便讓供應商有信心,提早準備供貨材料。
該公司負責人表示,他們會選擇多家供應商同時供貨,以保證供貨的持續穩定。必要時,他們還將依靠自身研發能力,給予供應商足夠的技術支持,從技術方面增加產品供貨的靈活性和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