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850次 | 2020年04月29日
荷蘭新鋰離子電池技術讓充電電池新增50%的儲存容量
荷蘭能源研究中心開發出一種新的鋰離子電池能量儲存技術,據稱可讓充電電池新增50%的儲存容量。為了商用化這項新發明,ECN還成立了一家新創公司——LeydenJarTechnologies。
該技術采用純硅陽極,取代了鋰離子電池傳統上所使用的石墨陽極,從而使鋰離子電池的組件儲存容量新增了10倍,整個電池的儲存容量則提升了50%。然而,采用硅晶的問題在于當電池充電時會隨之膨脹,使得組件的尺寸新增三倍,而可能使硅層變脆,并導致電池材料碎裂。
ECN使用以等離子為基礎的奈米技術,將硅柱排列在銅箔上,從而為可能發生的膨脹現象創造足夠的空間,讓電池得以保持穩定。針對商業化應用,這一硅層最終約要薄至10微米,這幾乎要比一張紙更薄10倍。
ECN的研究人員WimSoppe從12年前開始開發薄膜太陽能電池時,就一直在探索這種材料。他表示,“關于太陽能電池來說,這種材料并不穩定,但我們發現這項技術關于鋰離子電池來說極具發潛力。”
ECN的技術轉移經理SjoerdWittkampf表示,全世界都大力投入研究,期望進一步改善鋰離子電池。“在這方面,幾乎每隔幾星期就會有重大突破公布。這些新發現通常關注于僅能在實驗室環境下進行小規模生產的材料。”
“而讓ECN的開發成果如此被看好的原因在于:用于大量生產這種材料的技術近在咫尺,因為它就類似于目前用于太陽能電池的生產制程。我們認為,這將有助于為我們帶來獨特的優勢。在LeydenJarTechnologies成立后,我們將轉移這項技術,最終并使其上市,為電池產業與創投業者(VC)之間尋求最佳契合。
LeydenJarTechnologies共同創辦人ChrisTIanRood表示,“由于鋰離子電池的應用普遍,新成立的公司將專注于三個重要的市場領域,即電動汽車(EV)、消費性電子,以及可再生能源儲存。”
“目標是為大型電池制造商供應技術。在未來的示范廠中,我們希望為第一批客戶生產硅陽極,并展示這項技術在量產時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