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219次 | 2020年04月11日
疫情致光伏新增預期下調,平價上網步伐將放緩?
我國光伏行業協會此前預計,今年國內光伏新增裝機為40-50GW,考慮到本次疫情影響,該數字下調為35-45GW。
二月十四日,光儲并濟數字互聯|PAT光伏先進技術研討會在線上舉辦,所有入鏡嘉賓均佩戴口罩。
我國光伏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勃華線上發表演講,分析了本次疫情對我國光伏行業的影響,對行業2019年的回顧及2020年的展望等。
根據調查,本次疫情給光伏行業的重要影響包括復工時間延遲、用工緊缺、物流效率低下,以及成本上升、原輔材料供應緊張、對外貿易前景不明確等。王勃華表示。
我國光伏行業協會此前預計,今年國內光伏新增裝機為40-50GW。考慮到本次疫情影響,協會將該數字下調為35-45GW。
在光伏制造業環節,產量利用率出現下降。
根據我國光伏行業協會統計,目前多晶硅、硅片環節的產量利用率為70-100%,電池片、組件、逆變器環節為40-80%之間,原輔材30%-100%不等。
上游整體開工率較低,除硅料和硅片環節相對好一些,其他環節特別是原輔材料的開工率最低至30%。王勃華說。
他指出,假如疫情控制形勢未出現明顯好轉,下游電站建設不及預期,也將影響到上游硅料等環節生產,上半年生產經營會受到較大影響。
同時,光伏全產業鏈運營成本將大幅提升,包括公司人工、施工、原輔材料、物流、銷售、折舊等。
若光伏組件漲價,下游電站投資成本也隨之上漲,我國平價上網步伐將放緩,光伏發電競爭力下降。王勃華指出。
國內光伏公司海外廠的運營與市場開拓也將受到打擊。
公司生產無法達到預期,海外訂單面對丟單甚至訴訟風險;擁有海外廠的公司原料供應面對困難,潛在運營風險較大。
在光伏下游應用環節,光伏發電項目無法按期并網和申報,是眼下最緊迫的問題。
根據政策,2019年競價的光伏項目,今年三月三十一日后并網,上網電價將下降一分錢;六月三十日后并網,則直接取消補貼。因此,各項目多想搶在三月底、六月底前并網。
2020年一月三十日,國家能源局公布通知,要求電力公司科學確定復工復產時間節點,重新確定合理工期,嚴禁搶進度、趕工期。
根據公司反映,假如三月復工,部分公司三月三十一日之前的并網量僅為原計劃的10%,項目進屬較快的公司也僅能達到50%。王勃華表示。
針對上述問題,我國光伏行業協會向有關部門建議,適當延長電站并網和申報的期限,包括2019年競價項目、領跑基地的并網節點,以及2020年競價和平價項目的申報節點。此外還包括保障物流暢通、加強財稅扶持力度、強化融資機構支持,以及保障國際運營等四方面建議。
因工礦公司停產,仍未全部復工,全國范圍內用電負荷下降,棄光限電比例出現同比上升。
據我國光伏行業協會了解,某技術領跑項目一月限電比例高達約50%,二月限電情況持續并加劇;某領跑者項目近日限電率達到了100%。
2019年,光伏新增裝機達30.1GW,同比下降32%,累計裝機達204.3GW。
去年,光伏行業的三個關鍵詞為擴產、出口和競價。去年是史上擴產最厲害的一年,出口達到雙反’以來的新高,補貼項目全面進入競價。王勃華表示。
制造端各環節,2019年,多晶硅產量為34.2萬噸,同比上升32%,增速最高。
硅片產量為134.6GW,同比上升25.7%,其中單晶硅片首次實現逆轉,占比約65%;電池片產量108.6GW,同比上升27.8%;組件產量98.6GW,同比上升17%。
出口方面,2019年,光伏產品出口(硅片、電池片、組件)總額創下歷史第二高,同比上升31.3%,達207.8億美元。其中,組件出口額173.1億美元,超過2018年全年光伏產品總額161.1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