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889次 | 2020年04月09日
中科院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技術成功轉讓
昨天,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技術成果轉移簽約儀式在中科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舉辦。據悉,上海硅酸鹽所將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關鍵材料及器件技術整體轉讓給深圳光和精密自動化有限公司,共同推進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規模化生產和產業化應用,轉讓費共計人民幣1億元。
1991年,瑞士科學家格蘭澤爾教授將納米技術引入太陽能電池的制備工藝,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由此發明。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DyeSensitizedSolarCell,簡稱DSSC)是模仿光合用途原理研制的一種新型太陽能電池,能耗低、無毒、無污染、環境友好。看到上海硅酸鹽所的研究者們努力開發出DSSC生產技術,并向工業技術轉化,我感到非常榮幸。染料敏化電池的發明者、瑞士聯邦理工大學教授格蘭澤爾也在簽約現場發來視頻祝賀。
我們在這個‘特區’里大膽實踐符合產業化要求的評價方法,給他們足夠的發展時間與空間,讓這支團隊成長成能夠攻堅克難的‘特種特種’。上海硅酸鹽所黨委書記、綠色光電轉換技術研發項目部主任劉巖說。2006年,上海硅酸鹽所與索尼公司成立了聯合實驗室,專門從事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研發,也就此開始了十年磨一劍的產業化之路。2011年,上海硅酸鹽所成立了綠色光電轉換技術研發項目部,創新管理體制機制,以市場應用需求為目標,形成了從材料—器件—裝備—系統—示范應用的創新鏈,為其產業化奠定了基礎。
上一篇:光伏電池出口逐步走出嚴冬
下一篇:微型太陽能電池可為個人裝置供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