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962次 | 2020年04月05日
上半年光伏海外市場大放異彩 出口額達到106.1億美元
經歷史上最嚴苛的531光伏新政和國補退坡后,我國光伏行業經歷了冷熱兩重天:上半年,國內光伏新增裝機不足12GW(1GW=1000MW),降幅超過50%,其中集中式電站新增裝機約6.8GW,同比下降43.3%;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約4.6GW,同比下降61.7%。但由于歐盟雙反(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取消及越南等新興市場異軍突起,上半年海外市場大放異彩,我國光伏產品(硅片、電池片、組件)出口額達到106.1億美元,同比上升31.7%。
近日在京舉辦的光伏行業2019年上半年發展回顧與下半年形勢展望研討會上,我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勃華介紹了上述數據。展望下半年,王勃華認為,全年光伏產業規模預計大致在35GW~45GW,上半年不足12GW,因此下半年國內市場可能會呈現爆發式上升,或造成產業鏈部分環節供應趨緊。平價項目的建設也可能會對產業鏈各環節帶來一定壓力。此外,隨著光伏發電的成本下降,會激發更大及更多元化的海外市場發展。
海外市場拉動明顯,我國公司一騎絕塵
王勃華在會上稱,上半年海外市場驅動明顯,硅片、電池片、組件出口量均實現了同比上升,其中電池片出口量超過了2018年全年出口量、組件出口量接近翻番。
受海外市場拉動,全產業鏈重要公司均呈現生產端和銷售端產銷兩旺的局面,基本保持滿產狀態。根據行業協會對產業生產運營情況的分析,2019年1-六月份我國多晶硅產量共計15.5萬噸,同比新增8.4%,其中三月份產量達2.89萬噸,創歷史新高,環比新增10.7%;硅片產量達63GW,同比新增26.0%;電池片產量達51GW,同比新增30.8%;組件環節產量大多來自海外訂單拉動,達到47GW左右,同比上升11.9%。
光伏產品的出口方向也出現了變化:上半年,我國光伏組件出口國家/地區更加多元化,出口額超過億美元的國家/地區有16個(2018年為12個),出口量超過1GW的國家/地區10個(2018年為4個)。其中,前十名國家和地區中亞洲國家有3個(越南、日本、印度,2018年為5個),歐洲國家4個(西班牙、葡萄牙、荷蘭、烏克蘭,2018年為2個),拉丁美洲國家2個(巴西、墨西哥),大洋洲為1個(澳大利亞)。隨著歐洲市場復蘇,出口到荷蘭、西班牙、烏克蘭、葡萄牙、德國、比利時的組件明顯新增。
值得關注的是,越南超越印度成為我國光伏產品出口第一大市場,重要原因在于越南總理簽發關于在越南發展太陽能發電項目鼓勵機制的決定。為享受20年0.0935美元/kWh的電價補貼,越南光伏上半年呈現爆發式上升。而因受201、中美貿易摩擦等影響,我國對美國的光伏組件直接出口僅1137萬美元(占比0.1%),約40MW,進一步下降。
據了解,龍頭制造公司下半年國際市場訂單充足,關于國內訂單部分公司已經開始以訂單質量(價格和付款方式等)為依據,有選擇性地進行接單。
王勃華用一騎絕塵來形容我國光伏行業的發展態勢:我國的多晶硅、硅片、電池片、組件、逆變器,五個重要制造環節中,產量最低的環節全球市場占有率接近六成,高的已經超過九成,具有絕對優勢。這背后是我國光伏產業特殊的發展路徑:我國的工業門類成百上千,一種最常見的路徑是由內而外,引進消化吸收創新然后部分替代進口,替代到一定程度后出口發展我國家,再往發達國家市場的硬骨頭啃。光伏行業則走了由外而內之路,從歐洲、美國、日本走向我國,眾多主流光伏公司從海外上市,吸收海外經驗、吸納海外資金,借助海外市場,進而在國內發展光伏產業。
此外,民營公司是我國光伏產業的主力軍,90%以上的光伏公司都是民企,2018年進入產業鏈4個制造環節全球產量前10的我國公司有34家次,其中32家次是民營公司,且各環節第一名皆為民營公司。在先天條件上,我國光伏產業并非無本之木,作為半導體領域的延伸,光伏產業的發展充分借助了我國幾十年積累的半導體人才、技術基礎和產業鏈。
產業洗牌提速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吳勝武在會上表示,上半年我國光伏裝機規模仍居首位,1-六月我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約11.4GW,預計2019全年將達到40GW以上,繼續保持一定規模,并位居全球第一。2019年上半年,海外市場是我國光伏制造保持上升的重要驅動力,下半年,隨著補貼項目、平價項目相繼落地,國內市場有望恢復,預計2019年全年我國光伏制造業整體仍將保持平穩上升。
在光伏行業實現全面平價上網之前,仍要一部分的補貼規模,在有限的補貼資金支持下,如何既給出有支撐作用的電價,又能保障維護行業健康發展的裝機規模一直是個難題。主管部門推出競價機制后,2019年我國光伏競價項目共涉及22個省份、3921個項目、2279萬千瓦,測算年度補貼需求為17億元,平均度電補貼強度0.065元/kWh,下降50%以上。吳勝武提出,平價過程中,光伏產業利潤率正面對不可避免的持續下降,為保證持續的研發和技術創新,業內并購重組將成為常態,擁有技術積累優勢、管理制度優勢、生態品牌優勢的公司將脫穎而出。
據光伏行業協會的全年展望,2019年全球光伏市場新增裝機預計在110GW-120GW,預計我國年內可建成并網的裝機容量在40GW-45GW,下半年應還有30GW的建設容量。基于此判斷,國內生產公司在下半年仍將保持一定程度擴產,高效產品產量新增;頭部公司生產規模會越來越大,產業競爭度將進一步提升;產業整合持續推進,部分不具備競爭力的公司逐步退出光伏市場。
2018年531光伏斷奶新政的后遺癥仍在延續。截至今年六月底,多晶硅公司停產數量已累計達到6家,在產公司數量減少至18家,加之多晶硅龍頭公司大規模擴產,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硅片、電池領域繼續鞏固大者恒大的發展格局,中小型企由于產量利用率低、無成本優勢逐漸失去競爭力。組件端,由于上半年重要市場在海外,骨干公司的品牌、技術、營銷等優勢明顯,中小公司或淪為其代廠,或停產重組。據福斯特數據,截止目前,其活躍的組件廠客戶數目由去年的100多個縮減至40多個,產業整合不斷推進。
531新政后,由于政府政策出現調整。上市光伏公司股價下挫、光優產品價格大幅下跌、可再生能源資金補貼拖欠等多方面因素影響,金融機構對光伏領域內的貸款支持更加謹慎。即使是行業內品牌力高,前期融資難度相對較低的公司,也紛紛反映出融資難與融資貴的問題,甚至出現斷貸和抽貸的現象。有公司反映,貸款利率已從531前的6%左右,上漲至超過8%,融資成本大幅新增,并且公司也已經沒有可以抵押的資產。電站業務方面,531后,金融機構關于光伏電站評級很差,很多項目因為融不到資不得不放棄建設。
光伏行業協會建議盡快解決補貼拖欠問題。建議可再生能源資金覆蓋所有有指標的存量光伏發電項目,每個項目均能按照規模比例拿到部分補貼資金;加快啟動2020年有補貼項目競價政策制定工作,盡快研究下達,給地方和公司充分的準備時間;做好政策的上行下達和統一落實;總結2019年政策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在新政策制定過程中加以避免;充分協調電網,做好項目的申報過程中消納意見函出具,以及項目建成后的并網消納工作。
上一篇:上半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降幅超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