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888次 | 2020年04月05日
30GW國內市場激發下半年光伏行情 光伏龍頭公司擴產兇猛
近日,我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勃華介紹,2019年上半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為11.4GW。其中,集中式電站新增裝機約6.8GW;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約4.6GW。
盡管由于政策原因,我國2019年上半年光伏新增裝機較去年同期下降超50%,其中集中式電站新增裝機下降43.3%,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下降61.7%,但業界依據今年最新公布的政策指標普遍分析認為,今年全年我國新增光伏裝機有望超過40GW。也就是說,在今年下半年,我國光伏市場將有30GW的需求,并集中在短時間內爆發。
龍頭公司堅定擴產
值得關注的是,即便今年上半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容量較去年同期下降了超過50%,但根據王勃華的介紹,在海外市場驅動下,今年上半年我國光伏制造端卻保持了良好的上升態勢,重要制造公司呈現出產銷兩旺局面。其中,多晶硅產量15.5萬噸,同比上升8.4%;硅片產量63GW,同比上升26%;電池片產量51GW,同比上升30.8%;組件產量47GW,同比上升11.9%。
這一內外繁榮的局面或許正是我國光伏龍頭公司紛紛堅定擴產的理由。在近期擴產案例中,最為著名的當屬今年三月份,中環股份宣布將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投資建設中環五期25GW單晶硅項目;此外,四月份,隆基股份宣布將在銀川市投資建設15GW單晶硅棒和硅片項目及年產3GW單晶電池項目;同是四月份,晶科能源樂山25GW單晶拉棒、切方項目一期正式投產。
上述提及的擴產案例重要集中于光伏產業鏈中的硅片環節,產業專家、智匯光伏創始人王淑娟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去年年底,PERC電池集中擴產,預計會在今年三季度陸續達產;而硅片集中擴產是從今年年初開始的,預計在年底和明年一季度開始達產。
在業內人士看來,硅片、電池呈現出的集中擴產,首先要市場供需的支撐。
上文提及,2019年上半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僅為11.4GW。但在出口方面,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光伏組件出口量卻達到了34.20GW,較2018年同期上升了99.5%,出口金額達88.8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上升51.2%。其中,隆基樂葉出口同比上升301.8%,中環股份出口同比上升423.7%。
除了市場需求充沛,業內另一種聲音則認為,去年PERC電池的集中擴產,帶動了下游高效電池對上游硅片需求的提升,也為硅片擴產供應了機會。而這并不會觸發所謂的供大于求,我國能源研究會能源政策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紅煒曾表示,現在的光伏產業是結構過剩,市場供需關系也確實供大于求,但光伏行業不是一個完全市場化的產業,其技術迭代非常快,公司選對了技術路線和方向,就能在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
N型能否成為下一代電池?
盡管上述硅片擴產均為單晶,但在細分技術路線上卻仍有不同。例如,中環股份便是堅定的N型單晶電池路線踐行者。中環股份相關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產業發展規律來看,N型電池一定是發展必然的趨勢。
據中環股份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高效N型單晶硅片全球市場占有率目前已超過70%,電池技術的變化,對硅片產業來說要制造模式的革命。除此之外,做制造產業不能依賴設備供應商技術,我們主張高價值鏈創造,尤其自己在設計開發的領域建立制造商技術壁壘。
事實上,中環股份在我國光伏曾經歷過的金剛線切割和直拉工藝技術提升等重大變革中,一直走在前列。而近日,該公司更是以4.8億元的底價,成功競拍獲得了東方環晟光伏(江蘇)有限公司40%股權。
據悉,東方環晟具有組件端封裝技術疊瓦的專利使用權。而疊瓦技術被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是未來組件技術的發展方向。此外,中環股份相關負責人也認為,近兩年實踐表明疊瓦專利被破解或超越的難度很高,疊瓦的專利保護和嚴密性得到了歷史證明。未來,中環股份將通過東方環晟為組件渠道商供應貼牌加工業務模式。
事實上,在整體向好的大環境下,光伏產業各環節(硅片、電池、組件)龍頭公司們的技術路線之爭卻又一次暗流涌動,除了上述提及N型硅片,當紅的PERC電池,疊瓦技術等無不虎視眈眈。
對此,航禹能源董事長丁文磊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拋開技術路線之爭,百花爭艷的局面無疑是平價預期下,展現出的積極向上的市場信號。但隨著光伏行業從量到質的提升轉變,強者恒強的馬太效應’將充分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