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822次 | 2020年03月30日
電池業務未扭虧 LG化學分拆計劃擱淺
LG化學分拆電池業務的計劃生變。
近日,第一財經記者從多名了解韓系動力鋰電池公司的業內人士處獲悉,該公司分割動力鋰電池部門、成立獨立法人的計劃被無限期擱置,為分拆而建立的內部工作組也將在近期宣布解散。
據業內人士透露,LG化學在上周舉辦的一場內部會議中,討論了有關分割動力鋰電池部門后的具體規劃。不過,部分與會人員提出,由于動力鋰電池部門一直未能出現盈利,且市場仍處在不穩定的環境下,若貿然進行分離,將引發獨立法人的盈利來源等多重擔憂,且動力鋰電池產業競爭加劇,仍要大量投資來實現與競爭公司的差異,因此目前市場環境下,分拆公司并不適合。
2019年下半年,LG化學在原有化工業務為主的業務版圖中,首次提出為了迎接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機遇,計劃在2020年七月前將動力鋰電池部門分割成獨立法人,以此吸引更多潛在的社會資本及跨行業合作伙伴,實現在動力鋰電池產業鏈的擴張的計劃。為此,LG化學在韓國本土、我國等地區收購了一些電池正負極及材料公司;LG化學CEO辛學喆在一次公開活動中,更是提出將動力鋰電池看做是引領未來公司發展轉型的重要利器,并在未來至少投資3萬億韓元用于技術研發及產量擴充。
對此,一位要求匿名的LG化學韓國總部工作人員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此前確實就分拆電池業務的計劃進行過商討,但目前相關討論已經以無限期延期該計劃而結束。
韓國新韓證券分析師李先燁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此前LG化學內部曾預測,因牽手特斯拉以及與通用成立合資公司,其動力鋰電池業務在2020年第二季度能夠由虧轉盈,并以盈利為契機進行分拆,此后通過IPO上市,為動力鋰電池事業獲取更多資本,但從目前來看,受到疫情所導致的汽車停產等影響,完成目標并不是很樂觀。
2019年下半年,LG化學先后宣布與我國吉利汽車以及美國通用汽車成立合資公司,并在兩家車企的汽車中搭載LG化學的生產電池。此外,LG化學還與特斯拉達成供應協議,為特斯拉國產Model3供應MCN811高鎳三元鋰離子電池,初定供貨量為12GWh左右。李先燁表示,雖然由于特斯拉在國內的產量發力,使LG化學在今年二月首次進入國內動力鋰電池裝機量的第四名,但由于LG化學正在南京濱江開發區建設第二廠,投入仍然較大,還難以談及到回本。
截至目前,LG化學的電池業務并沒有出現過盈利。2019年,LG化學在化工領域銷售額約為15.55萬億韓元,營業利潤約為1.42萬億韓元,而電池領域的銷售額雖然超過8萬億韓元,但仍處于虧損狀態,營業虧損額約為4543億韓元。
第一財經記者同時了解到,包括三星SDI、SKInnovation在內的韓系動力鋰電池的電池業務,目前均未能由虧轉盈。
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秘書長于清教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及技術路線等競爭愈加激烈的情況下,寧德時代、比亞迪等頭部公司紛紛上調了研發費用,尤其是寧德時代剛剛進行對技術研發增資,LG化學等公司在研發費用及投資額等方面也將有所提高。
2019年,LG化學的研發費用為1.995萬億韓元,相較前一年同比上升17%,其中,在2018年、2019年兩年間,花費在汽車動力鋰電池的研發的費用就超過了1.5萬億韓元。
于清教認為,在目前仍未能出現盈利的情況下,若貿然將電池業務進行分拆,不僅無利于公司的盈利,還將影響到研發及產量擴充方面的投入。李先燁也表示,LG化學目前更要的是通過背靠傳統優勢產業為動力鋰電池供應更多的研發經費,暫時不宜分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