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941次 | 2020年03月09日
日本改進鋰離子電池材料 汽車可提升三倍續航
2019年,我國將結束對續航距離低于150公里新能源汽車的補貼,同時新增了航程超過300公里的補貼。這意味著我國電動汽車行業的格局將迎來變化,政策的調整明顯在給相關公司“施壓”,促使公司進一步開發新的電池技術,確保新能源汽車在性能上匹敵燃油汽車。
從補貼的門檻來看,目前能真正實現滿負荷狀態達到300公里續航的車型屈指可數,整個行業將迎來短時間的“寒冬”。其實不只是我國,國外的汽車品牌也已經把精力從概念炒作轉為了電池技術的深度開發。前不久,中俄科學家在俄羅斯圣彼得大帝理工學院科技實驗室合作實現了將現有鋰離子電池容量新增了15%;日本在這方面也不甘寂寞,推出了日本鋰離子電池改進方案。
日本增在鋰離子電池領域遙遙領先,雖然現在被追上不少,但是依舊和我國各占全球鋰電專利的1/3。日本沒有像其他國家一樣去尋找新的電池結構和新的電極材料,而是著手改進現有的高科技碳材料,以求更快、更經濟的階段性解決電池續航不足的問題。
日本嘗試改變現有碳材料的組合,經過幾千次實驗,找到了更適合電子流動的結構,擴大了電池正極的通道,使電子流通率比過去高了10倍。同時他們還將電池的負極注入了氧化硅,使電池儲存電子的數量新增了2倍。因此,日本科學家使原有的鋰離子電池新增了接近3倍的續航能力。
此前的電池完全充電可以行使180公里,改進后可以行使超過500公里。500公里續航是新能源汽車能否代替燃油汽車的關鍵指標,而目前改進的電池技術剛好可以讓新能源汽車達到這個節點。
目前我國擁有新能源汽車261萬輛,僅2018年就新增了107萬輛,新能源汽車市場迎來高速發展的元年。隨著補貼政策的調整,將有一些不合格的品牌被淘汰,同時在新動力技術的支持下,更多科技含量高的汽車品牌將飛速發展。
與日本成功改進鋰離子電池技術一同傳來的喜訊還有以色列的汽車無線充電技術。以色列近日完成了電動路面的安裝、測試,他們將銅線圈安裝在馬路的中央車道,由埋藏于地下的系統驅動無線充電,要補充電力的汽車可以主動在中央車道行駛,這款無線充電裝置的充電率達到了87%,將有效提升新能源汽車的行駛里程。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技術相繼取得突破,無疑給新能源汽車的普及打了一針強心劑。2019年歲初,新能源汽車的金融板塊呈現“瘋長”趨勢,很多板塊漲幅超過10%,這也代表著市場對整個行業充滿信心。
新能源汽車終究會成為主流,雖然目前受限于技術水平,無法大范圍推廣,但是在未來五年內,新能源汽車將會迎來強勢期,引領汽車行業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