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986次 | 2020年03月09日
電池技術不斷迭代 市場開放引外資來襲自主承壓
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斯坦利·惠廷厄姆稱:“人類從50年前就開始研究鋰離子電池,這是一段漫長而偉大的過程。現在我們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更應該利用這次機會,推動世界朝更清潔、更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鋰離子電池技術加速商業化,正在向著成本與性能平衡的方向發展,而除了鋰離子電池技術的升級,在技術迭代日益加速的當下,燃料鋰電池、固態電池、石墨烯電池、空氣電池等多種電池技術路線百花齊放,那么誰將是下一代電池王者?
對此,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技術專家梅武認為,我國原油的70%以上的原油依賴進口,且進口比例逐年加大,2025年預計達80%。因此,在梅武看來,能源是由高碳、到低碳、到零碳發展,發展氫能正符合能源發展趨勢。
明天氫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王朝云也表示,近年來,全球燃料鋰電池出貨量上升明顯,今年預計超650MW;國內燃料鋰電池汽車2019年1-十月產量已達1391輛,比上年同期上升8.2倍,預計2019年燃料鋰電池出貨量累計將達70MW。加氫站方面,至今全國已建成加氫站49座,其中,今年前十月國內新新增氫站18座,數量已超過2018年全年。預計今年全球加氫站數約422座。
燃料鋰電池之外,北京衛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俞會根則比較看好固態電池,他表示,全固態鋰離子電池是兼顧高能量和高安全的策略,雖然目前固態電池還存在完全阻止鋰枝晶穿刺的聚合物復合固態電解質膜尚未突破、固態電解質層與電極層界面電阻較大、鋰沉積位點及形貌不易控制、高速高效率全固態電池的制造工藝和裝備尚不成熟、純金屬鋰電極存在較大體積變化等問題,但這些問題有可能在3年之內找到解決方案,5年之內實現小試,8年之內進入大規模應用。
“電池技術商業化發展迅速,新體系電池、安全技術、快充技術、關鍵材料、高效集成、先進算法等成為核心焦點。”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總經理原誠寅表示,“未來新能源汽車是主流,電動化是必然趨勢,但不是只有電動化代表新能源,未來的5到10年,可能是多元供給的能源結構,燃料鋰電池、純電動、混合動力、插電混動,將是完整的新能源的組合。”
下一篇:電池檢測的作用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