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180次 | 2020年03月03日
我國鋰離子電池行業受到疫情評估及展望
編者按:隨著我國疫情的爆發,我國鋰離子產業受到影響,近日,鋰離子電池公司處于停工狀態,整體電池制造業的發展,無論在前端制造與后端系統組裝都處于停滯期。
鋰離子電池華東公司概況
根據我國官方單位宣布,多數廠返鄉的直接人員復工時間是2/10,部分間接人員則視情況提前至2/3開始陸續在家上班,銜接2/10的正式開工時間,整體制造排程將隨著2/3之后間接人員陸續到崗后,擬定出2/10新修訂的生產規劃。華東鋰離子電池公司包括寧德、萬象、中航、卡耐與德朗能等等,也跟隨政策停工生產,占整體我國超過50%總產量。
鋰離子電池在武漢的集中程度
鋰離子電池在武漢的產業聚落極少,而電池電源管理的PCB規格較為普遍,因此尋求其他地區的分散供應與替代性難度不高,因此武漢未來若是長時間的停工并不影響整體電池產業的運作。
以產量聚集地來看,鋰離子電池在武漢的產業聚落不高,消費性產品電池芯目前產量在華南居多。消費性產品電池因為尺寸較為客制化,產量也相對較為壟斷;而動力鋰電池芯生產分布更廣,華東、華中與華南各有產業聚落。因為規格相對統一,供應分散相對較為容易。
鋰離子電池公司目前狀況
過年期間部分鋰離子電池廠仍維持30%的人員小量生產,因此短時間的產線能力仍可視狀況調整,但生產排程的重要關鍵,還是要靠后端系統組裝的需求來拉動。目前在后端系統組裝也同時停工的情況下,留守人員的產量并無法對整體產業帶來太大的變化,但仍可應對急單備貨的需求。
電池的生產特性在于產業鏈聚落集中,整體的供應格局目前為寡占市場,尤其當日韓電池廠也相繼退出消費性產品,一旦我國前三大廠(ATL、冠宇、力神)產量出現問題,就有可能影響對品牌的供應,造成二線品牌在電池來源上的局限。至于整體電池產業受到人力的影響,電池芯要仰賴較多的人力來生產,若是未來全國完全復工的時間拉長,電池芯的生產也將受到更大的沖擊。電池材料與模塊組裝的自動化程度較高,因此受到人力的影響也較小。
鋰離子電池的未來展望與重點觀察
目前我國處于停工狀態,整體電池制造業的發展,無論在前端制造與后端系統組裝都處于停滯期,預料開工之后的消費信心,將是品牌調整年度銷售目標的重要依據,一旦疫情仍無法控特種致消費信心的低落,也將會連帶影響供給端的生產計劃。
消費性鋰離子電池在未來一年內,因為產業屬性影響,仍無法快速的將產量往海外轉移。長期來看,電池產業板塊因疫情而快速轉移的難度極高,鋰離子電池從材料到電池芯的合作極為密切,也因此新增搬移產業鏈的門坎,僅有模塊有機會將產量分散到其他國家。目前除了電動汽車電池有貼近需求端設廠之外(分散生產廠來降低運費與關稅),消費性電池產業聚落超過80%仍集中在我國。以消費性裝置在零件缺一不可的情況下,鋰離子電池的高度集中性仍將是系統組裝廠的重點關注項目。
上一篇:新技術使垃圾化身石墨烯
下一篇:美國各州積極部署儲能系統應對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