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901次 | 2020年03月02日
并購計劃被否 盈利下降的海倫哲進軍鋰離子電池制造領域夢碎
持續并購的效果逐漸減弱,徐州海倫哲專用車輛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倫哲,300201.SZ)今年上半年的業績出現下降。與此同時,該公司近五年來的第三次并購計劃宣告失敗——九月五日,證監會并購委員會沒有通過海倫哲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并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事項。
根據此前的并購方案,海倫哲擬通過發行股份以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連電池設備制造商新宇智能100%股權,交易價格為4.28億元;同時海倫哲擬通過詢價的方式向不超過5名符合條件的特定投資者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1.58億元。
自2011年上市后,海倫哲給資本市場留下的重要印象便是幾乎保持了每兩年一次的并購頻率。在確定了高端智能裝備制造業的定位后,海倫哲圍繞該主線,打造特種車輛和智能裝備的雙主業模式。而該公司其中的一個策略則為執行持續并購活動。
2012年、2014年、2015年,海倫哲先后收購了格拉曼國際消防裝備、巨能偉業、連碩科技,分別布局消防車行業、LED顯示屏智能驅動電源以及3C集成等領域。接連并購產生的業績承諾,使得海倫哲嘗到了快速增厚業績的甜頭。
以巨能偉業、連碩科技的并購事項為例,巨能偉業2014年至2017年的扣非歸母凈利潤分別不低于850萬元、2000萬元、2600萬元和3380萬元,連碩科技2016年至2019年的扣非規模凈利潤分別不低于2100萬元、3000萬元、4000萬元和5200萬元。
那么,通過并購資產所獲得的凈利潤總額所占份量有多大呢?
以2017年的數據為例,巨能偉業和連碩科技實際分別實現凈利潤分別為2935.41萬元、3916.30萬元,合計約6851.71萬元。疊加格拉曼國際消防裝備當年實現的1410.78萬元凈利潤,三家公司累計實現8262.49萬元,占海倫哲當期凈利潤總額的51.5%。
事實上,上述三家公司合計凈利潤所占比重在2016年度更高,達77.9%。由此可見,持續并購所產生的業績快速釋放的效果不錯。
然而,并購資產雖然能短時間內為上市公司立竿見影地貢獻業務,但其持續盈利的能力備受考驗。在上述三個并購資產中,拉格曼國際消防裝備凈利潤波動明顯,自2012年收購以來(不含2012年),年度最高凈利潤超過1400萬元,而年度最低凈利潤不足1000萬元;巨能偉業持續性的盈利能力同樣受到詬病,在業績承諾期的首尾兩年(2014年和2017年),巨能偉業均未完成當年度的業績承諾,今年上半年,該公司還陷入虧損之中。
即使是目前盈利表現尚可的連碩科技,在2016年、2017年度持續超額完成業績承諾后,該公司今年上半年的凈利潤為228.24萬元,僅是2018年度承諾業績的十六分之一左右,這意味著連碩科技下半年的業績壓力巨大。
值得一提的是,海倫哲并購新宇智能的交易,先后歷經并購標的調整、標的資產估值增值等事項。但這些并不是證監會否決的理由,證監會認為,海倫哲提交的申請材料關于標的資產持續盈利能力披露不充分,不符合《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辦法》第四十三條第一款的有關規定。
根據《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辦法》第四十三條第一款的規定,上市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應當符合的首條規定是:充分說明并披露本次交易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資產質量、改善財務狀況和增強持續盈利能力,有利于上市公司減少關聯交易、避免同業競爭、增強獨立性。
在回復證監會的反饋意見時,海倫哲結合鋰離子電池行業情況,對新宇智能的競爭優勢做出了補充披露。結果顯然,未能達到證監會的要求。
今年上半年,海倫哲增收不增利——報告期內,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6.46億元、0.22億元,同比分別上升11.6%和下降23.7%。因此,海倫哲失去了新并購資產的注入,將嚴重考驗著現有的造血能力。
受到并購案被否的影響,海倫哲股價下跌。九月六日,該公司盤中股價一度跌破4元,最大跌幅逼近8%,當日該股收于4.02元/股,跌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