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016次 | 2020年02月21日
資本市場熱捧下的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 迎來“春天”還要邁幾道坎?
四月二十二日,四川省首個國際性、專業性、高規格的氫能及燃料電池主題盛會成都市首屆國際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大會拉開大幕。
熱,是記者在會場最大的感受。資本市場更熱。一位參會者透露。
被敏感的資本市場熱捧的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春天來了嗎?專家普遍認為,盡管行業前景可期,但現實發展難題不容忽視。
氫燃料電池核心技術突破迫在眉睫
這一波春天行情,讓全國氫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馬林聰直言,前景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在他看來,這一輪熱度,重要受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刺激。特別是近兩年豐田接連公布的多款具有核心技術優勢的氫燃料電池車。他說,目前,純電動新能源汽車還不能夠滿足市場需求,續航里程、充電時間、電池能量密度等都存在不足。而不加油、不充電,加氫幾分鐘就能續航幾百公里的氫燃料電池汽車供應了全新選擇。
但現實存在的問題依然不容忽視。在他看來,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鏈條長,涉及制氫、儲氫運氫、加氫站建設及運營和氫燃料電池的研發等多個環節。目前,從國內來看,各個環節都還存在不容忽視的現實問題。氫燃料電池核心技術突破,是當務之急。
成本高企,應用推廣很難走出示范
成本是懸在國內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發展頭頂的另一把劍。
成都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氫氣制備重要有天然氣重整制氫、電解水制氫和工業副產氫3種途徑。各地采用不同方式和補貼鋰離子電池,成本也不盡相同。上海通過補貼可達40元/公斤,而在成都,重要集中為天然氣重整制氫,剛開始要接近90元/公斤,現在要60多元/公斤。
這意味著什么?以四川造氫燃料電池客車為例,目前,每百公里耗氫量為3.8公斤左右。也就是說,該車每行駛100公里,僅耗氫成本就達200多元。
加氫站建設,成本也是個大問題。有機構計算,目前,國內建設一個加氫站的成本在1500萬元左右,比充電站貴3倍以上。成本很大一部分是設備,還涉及用地問題。省天然氣公司相關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加氫站占地面積大,要留出安全間隔占地,同時環評要求等也更為嚴格。
氫作為能源產品來管理,需頂層政策突破
一旦氫燃料電池核心技術取得較大突破,配套建加氫站等也將只是時間問題。成都相關負責人透露,未來5年,成都將布局30座加氫站,計劃打造一個氫走廊,每個區都有1-2個加氫站。
鋰離子電池廠家
大力推進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發展的成都,有自己的期待。一是頂層設計突破,二是電價優惠,三是標準制定。成都相關負責人表示。
目前,國家還是將氫作為危化品而非能源去管理,各方面都比較嚴格。能否探索鉅大鋰電將氫作為能源產品來管理,這要頂層政策突破。也鋰離子電池有業內人士表示,今年,國家將加氫站建設的任務提高到國家統籌層面,類似的突破或將有望更快實現。
其次,利用富余水電發展電解水制氫,希望建立專門的通道和優惠扶持機制。建立輸電通道,前期將優惠力度最大化,一旦產業培育起來,可產生的效益不可估量。我國工程院院士干勇建議四川加大清潔能源輸出大省優勢,為國內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發展打造樣板。
第三,期盼國家搜集、總結各地建設加氫站經驗、教訓,探索制定國家標準,讓加氫站報建、審批流程更規范,更有操作指南。目前,全國各地基本都是摸著石頭過河。
東莞市鉅大電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總部位于我國廣東省東莞市南城區高盛科技園,是一家為全球用戶在移動電源、儲能電源、動力電源和備用電源的個性化需求,供應特種鋰電系統定制化方案和產品的國家級高新技術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