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788次 | 2020年01月10日
如何縮小國內與國際儲能技術的差距?
要改革有益于儲能發展的市場機制,降低儲能系統的入網障礙,允許儲能作為電源參與到供電服務中,并對儲能提供的調峰調頻服務等進行補償。同時可以制定更加靈活的電價政策,鼓勵通過價格套利等方式充分發揮儲能調峰的功能。
根據美國能源局(DOE)的全球儲能數據庫最新更新的數據,2015年全球電池儲能累計裝機0.74GW,較2014年增長了25%以上。
在低碳清潔發展的旗幟下,全球能源領域正處于快速技術創新時期,新的技術進步不斷涌現。特別是近年來以可再生能源和電動汽車為代表的新能源技術的發展,將改變未來世界能源的格局。但在人類全面邁向新的能源使用方式的道路上,也存在著困難和阻礙,其中儲能技術是極為關鍵的一環。
由于可再生能源的間歇性和波動性特點,沒有儲能,電網將無法大規模對其進行消納,而電動汽車的推廣也取決于電池的續航能力和充電的便捷性。
國際方面,儲能裝機在2015年仍保持快速增長,其中電池儲能的發展尤為引人注目。根據美國能源局(DOE)的全球儲能數據庫最新更新的數據,2015年全球電池儲能累計裝機0.74GW,較2014年增長了25%以上。此外,目前在建或已簽訂合同的項目預計為0.9GW。按國別來看,全球已裝機和計劃裝機的儲能裝置有一半以上都位于美國。無論從儲能的裝機規模還是增速上,美國都處于全球領先地位。
政策方面,各國對儲能日益重視。2016年初美國對FERC745號法案進行修訂,允許消費側的電力產品與服務進入零售市場,并且在補償上與傳統發電裝置一視同仁。該政策有利于提高儲能投資的收益,促進消費側儲能的發展。此外,有媒體報道德國政府也在考慮延長光伏儲能補貼政策的年限。
技術方面,隨著成本的下降,電池儲能正處于全面商業化的進程中,但電極材料方面近期還未有具備產業化應用價值的突破。近期比較值得關注的,包括中科院石墨烯超級電容以及軌道儲能等新技術。雖然超級電容的能量密度還是無法與電池儲能相比,但其充放電速度極快,幾秒鐘便可完成充電,而且其循環次數能達到10萬次以上,未來有潛力廣泛應用于電網調頻以及軌道交通和公交汽車等公共交通中。此外,美國內華達州最近批準的軌道儲能項目也值得關注,該項目利用軌道將重物運輸至高處進行儲能。其原理與抽水蓄能類似,都是將電力轉換為重力勢能。所不同的是軌道儲能的介質可以是固體,理論上只要存在一定海拔落差的地區即可進行儲能。
儲能技術也已引起中國政府的日益關注。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近日下發了《能源技術革命創新行動計劃(2016~2030年)》,并同時發布了《能源技術革命重點創新行動路線圖》。其中行動計劃明確未來的重點任務包括先進儲能技術創新,提出要掌握儲能技術各環節的關鍵核心技術,完成示范驗證,整體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引領國際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國家能源局3月發布的《關于在能源領域積極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的通知》提出要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投資能源領域。其中儲能技術也被納入了能源領域推廣PPP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