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094次 | 2020年01月07日
被車企拖入債務黑洞!比克電池年關難過
年關將至,被卷入眾泰和華泰兩大債務黑洞的比克電池,還有兩場官司要打。
(來源:微信公眾號“未來汽車日報” ID:auto-time 作者:李梓楠)
筆者獲悉,12月19日,比克電池與華泰汽車的債務訴訟二審正式開庭,與眾泰汽車的相關訴訟也仍在進行中。相關訴訟文件顯示,比克電池與眾泰汽車債務訴訟涉及金額達6.16億元,華泰汽車則拖欠貨款2.63億元及利息。
“比克可能是今年最慘的公司了。”接近比克電池的知情人士向未來汽車日報表示。這筆將近9億的債務將比克電池拉入泥潭,也導致連鎖反應接踵而至。
11月初,杭可科技、容百科技、當升科技等多家比克電池的上游供應商,發布針對比克電池應收賬款的風險提示公告。據未來汽車日報不完全統計,目前比克電池的上游供應商計提壞賬已超過5億元。
曾被視為風口的動力電池產業,突然遭遇斷崖式下跌。在新能源汽車銷量“五連跌”的寒冬中,整個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都岌岌可危。
收回9億債務遙遙無期
被兩家主機廠“拖垮”的比克電池,危機早有預兆。
接近比克電池的人士向未來汽車日報(ID:auto-time)透露,比克電池于2016年與眾泰汽車達成供貨協議,后者分多次向比克電池支付貨款。但自2017年支付首期貨款后,眾泰方面便開始以現金流緊張為由拖欠貨款,期間多次承諾還款時間,但均未兌現。2019年年中開始,眾泰玩起了“失蹤”。
2019年8月,比克電池與眾泰汽車對簿公堂。眾泰表示愿意和解,并與比克電池簽署協議。但撤訴后,比克電池并未如約收到貨款。9月,比克電池對眾泰提起第二次訴訟,將于12月30日開庭審理。
從比克電池對外透露的信息來看,雙方矛盾已有所緩和。比克電池對未來汽車日報(ID:auto-time)透露,目前該公司已經向法院申請凍結眾泰汽車超過4000萬元的資產,眾泰欠款已由多方提供擔保。另一位比克電池內部人士稱,“眾泰方面的還款態度很積極,當地政府負責對眾泰紓困的領導也表示會優先支持眾泰償還比克欠款”。
態度積極,但能不能還上還是個未知數。畢竟,這筆錢對眾泰而言不是個小數目。
截至2019年7月10日,眾泰共拖欠貨款5.45億元,比克電池還要求眾泰汽車及下屬子公司支付逾期付款違約金約0.71億元,共計6.16億元。
追債眾泰尚無進展,比克電池與華泰汽車的訴訟仍在僵持。比克電池方面稱,其與華泰汽車的相關訴訟一審已勝訴,榮成華泰需支付2.61億元貨款及利息,華泰汽車將承擔后者的連帶清償責任。但隨后,華泰對一審判決結果提出異議,并申請二審。
為保證其債權效力,比克電池已申請凍結華泰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持有的北京銀行、曙光股份兩家上市公司股權及其分紅。
比克電池內部人士預測,雙方僵持或將持續很長時間,“這個官司可能要打幾年”。
既是債主,也是“老賴”
下游車企的貨款還沒收回,上游原材料供應商的“討伐聲”卻逼近了。
12月16日,比克電池上游供應商容百科技公告稱,由于對比克電池的應收賬款逾期,公司已起訴比克電池,目前該案已獲法院受理。
除容百科技外,多家鋰電池上游原材料供應商也加入了比克電池的“討債大軍”行列。
11月10日晚,杭可科技發布公告,稱由于比克電池目前存在回款風險,公司已對部分貨款補充計提壞賬準備。如比克電池的應收賬款無法收回,公司將對該部分款項計提壞賬準備。
對于拖欠的供應商欠款,比克電池對未來汽車日報(ID:auto-time)回復稱,由于公司與眾泰之間數億元的訴訟案件還未解決,公司對上游供應商的正常回款進程也受到影響,目前公司正在制定方案解決上游供應商欠款問題。
在多家供應商施壓下,比克電池選擇與供應商協商分期還款。然而,即使已協議分期付款,比克電池還是未能按約定支付貨款。
12月15日晚,容百科技發布公告稱,截至12月15日比克電池實際支付貨款合計1150萬元,與此前二者約定的一期及二期還款額7020.75萬元相差甚遠,這意味著比克電池對容百科技的貨款再次逾期。
事實上,比克電池的還款能力已遭到監管部門的質疑。12月15日,上交所下發問詢函,要求容百科技說明上述還款計劃未能按約履行的原因,以及后續履約的可能性。
12月16日,比克電池向未來汽車日報回應稱,公司已與容百科技等主要供應商協商新的還款計劃,將主要根據眾泰等客戶的回款對供應商進行支付。
這意味著,比克電池目前的現金流已經非常緊張。若下游車企的貨款沒有回流,該公司將無法支付上游供應商的貨款。
據未來汽車日報不完全統計,目前比克電池的上游供應商計提壞賬已超過5億元。這意味著比克電池仍將面臨高達5億元的債務。
業內分析人士預計,若比克電池無法按約定支付供應商貨款或被認定為還款能力不足,那么比克電池的正常經營將受到影響,部分資產或將被司法凍結。
電池行業迎來洗牌期
2019年,比克電池的命運急轉直下。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出貨量還排在第五名的比克電池,到10月排名已跌至第十六名。業內分析人士認為,除了受到拖欠貨款影響,動力電池市場遇冷也是比克衰落的原因之一。
動力電池應用分會研究部數據顯示,今年10月,動力電池裝機量約4.07GWh,同比下降31.35%,這已經是動力電池裝機量連續第三個月同比下滑。除比克電池外,多家電池企業也陷入危機。昔日動力電池巨頭沃特瑪進入破產清算程序,另一家動力電池企業湖北猛獅也已破產清算。
動力電池行業危機的背后,是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持續萎靡。
“電動車汽賣不出去,電池廠商日子也不會好過。終端需求跟不上的話,對整個新能源車產業鏈都是沖擊。”一位動力電池企業內部人士對未來汽車日報表示。他認為,在電池行業整體下滑的背景下,只有具備規模的頭部企業才能夠抗住寒冬,其他份額不高的中小型動力電池企業隨時都有被淘汰的可能。
筆者此前曾就欠薪、停產等傳聞向比克電池求證。比克電池回應稱,目前深圳比克及鄭州比克的工廠都在正常運營,均不存在欠薪停產的情況,但公司確實現金流緊張,行業整體不景氣是重要的原因。
“整體行業形勢如此,在兩家車企欠這么多錢的情況下,流動性緊張是行業內會會普遍遇到的情況。任何一家公司都有可能遭遇短暫的現金流緊張。”比克電池內部人士對未來汽車日報說。
另一位業內人士則認為,比克電池的問題更多出在公司自身經營管理上。比克電池的電池一直采用圓形電池的方案,現在行業里主流方案是三元方形電池和三元軟包電池,比克在產品上不占優勢。
此外,目前比克電池的客戶都是中低端的汽車廠商,后者付款比較艱難,最終導致了比克電池的現金流危機。上述人士表示,比克電池正在合作的車企包括東風日產、零跑、江鈴汽車等。
在鋰電市場中,“先賒賬后付款”已成為行業風氣。對于供貨方而言,這種行業習慣已然帶來巨大的風險。上述人士認為,比克電池的遭遇或將在其他鋰電池企業身上重演。
第一塊多米諾骨牌已經被推倒,下一個被拖入泥潭的會是誰?
原標題:被車企拖入債務黑洞,比克電池年關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