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804次 | 2019年12月24日
動力電池競爭激烈,誰有可能“出局”?
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總產量123萬輛,占全球總銷量的60%,動力電池裝機56Gwh,同比增長68%。2018年在車市整體下滑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車在補貼的支持下仍然交出了完美的答卷。
2019年補貼下滑在意料之中,但是下滑幅度或多或少在意料之外。雖然2019年1-4月份新能源汽車和總裝機量一直保持著較為積極的增長幅度,但是產業鏈上下游都在動蕩和陰霾之中逶迤前行,每一個局內人都嚴密關注著市場的風吹草動。
2019年注定是充滿變數的一年,誰能熬得過寒冬,誰有可能出局?
寧德時代
為了應對海外電池企業的競爭,繼續鞏固地位,相對而言CATL對811電池研發態度更為激進,方形電池最高能量密度目前已經可以的達到236wh/kg并且量產裝機。
規?;杀緝瀯葆尫?,各大主機廠爭相合作,海外客戶方面近期爆出沃爾沃又下一城。2019年1-4月,CATL在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的市占率已經達到43%,相對于2018年的37%,繼續提高了6個百分點。
比亞迪
比亞迪2017年三元最高裝機能量密度只有138wh/kg,2019年提升到219wh/kg,三元路線逐步走向成熟。
補貼退坡對比亞迪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比亞迪一直堅持走高續航路線,由高端向下延伸,相對而言可收獲一部分品牌溢價,在補貼退坡的情況下有利于毛利率的保持。
從2019年1-4月的情況看,比亞迪的EV乘用車市占率排名第一,達到27%(2018年14%),第二名北汽新能源市占率降為10%(2018年19%)。
萬向集團
萬向從1999年開始專注于軟包電池研發制造,2012年萬向集團整體收購A123,加強專利技術、海外市場布局。
萬向在2017年底設立了2.08億美金的研發專項資金推出了高比能動力電池技術追趕計劃,2017-2019年最高裝機能量密度提升28%。
萬向一直與上汽和廣汽保持深度合作(萬向與上汽合資上海捷新動力,萬向占比49%;萬向集團與廣汽集團有股權關系)合資車企合作廣汽三菱,客戶優質度較高。
上一篇:補貼退坡,動力電池如何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