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030次 | 2019年12月20日
新能源車促進了動力電池業的發展,中小動力電池企業該如何生存?
我國新能源汽車的高產銷量推動了動力電池業的迅猛發展,然而留給中小動力電池企業的蛋糕卻日益縮小。
近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新能源汽車產銷量數據顯示,2018年1-9月累計產量已達73.5萬輛,且9月份一個月的產量就達12.7萬輛。根據慣例,第四季度是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的沖刺階段,由此推測,2018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將可能超過110萬輛。
有錢好辦事看好行業前景
卡脖子的主因在于動力電池行業結構性產能過剩,高端產能不足。
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秘書長劉彥龍表示,截至2017年年底,動力電池企業的產能大概為140Gwh,同比增長36.61%,其中有效產能約為115Gwh,但是裝機量僅有約37Gwh,產能利用率僅有35%左右。預計2018年動力電池產能利用率仍將進一步下降,中低端產能將面臨淘汰和整合。二線電池企業產能利用率為30%,中小電池廠僅為15%左右甚至更少。
手握金剛鉆努力強大自身
之所以寧德時代、比亞迪等企業能夠在國內乃至國際躋身前列,一方面是這些企業已經成為車企的穩定供應商,另一方面是其早已在高能量密度電池產品上做足了技術研發、試驗生產等準備,更易適應市場需求。
浙江電咖汽車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海亮認為,對于中國動力電池業來說,在量上取勝是階段性的成果,如何在品質和技術上持續提升才是決勝未來的關鍵。
動力電池業是一個技術密集型行業,想發展就要有一技之長吳愷表示。
握住話語權夯實競爭地位
在后補貼時代,動力電池企業與車企的關系已不再是純粹的供需關系,中小動力電池企業更深入地參與到與車企的合作中,以期獲得更多話語權。
張海亮建議,應該讓更多中小動力電池生產商從前端介入,與整車廠共同參與研發設計,讓電池生產商充分了解主機廠的配套需求;整車企業需要拋開整車廠與供應商的固有關系,轉而成為密切配合的合作伙伴,共同推動電池技術的迭代與進化。
上一篇:鋰電池在UPS的應用有哪些?
下一篇:鋰電池產品參數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