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283次 | 2019年12月12日
寶馬568億元訂單背后 寧德時代境外發債8億美元
摘要:隨著電動汽車規模在幾年內快速發展,技術的進步,動力電池的價格迅速下降。與此同時,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進入調整期,此種情形對于寧德時代等一眾電池供應商而言是一大挑戰。
(來源:微信公眾號“NE時代” ID:NEtimes2017 作者:Leslie Ding)
新的市場意味著規模的增加,也明示著資金的投入。
2012年,華晨寶馬的一個訂單開啟寧德時代走向上市的六年;
2018年,寶馬的海外訂單正式打開寧德時代全球化的大門。
兩次起步,均始于寶馬。當機遇找到它,它抓住機遇,寧德時代完成頭部企業和全球化企業建設的原始積累。
今年,寶馬增加對寧德時代的訂單,從2018年中期宣布的40億歐元訂單額增至73億歐元(約合568億元)(合同期限從2020年到2031年),其中寶馬集團為45億歐元,寶馬中國生產基地為28億歐元。
到2019年底,寶馬已有50萬輛純電動或插電式混合動力車上路。兩年內,它將提供五款純電動量產車。除寶馬i3迄今已生產超過16萬輛外,今年它還將開始生產純電動MINI。以及它將在2021年在丁戈爾芬生產iNEXT,在慕尼黑工廠生產i4。2020年華晨寶馬將投產純電動BMW iX3。
寶馬集團還與第二個電池供應商,三星SDI,簽署了其第五代電動傳動系統的長期供應合同。該合同價值29億歐元,從2021年延至2031年。
為了保證電池的供應,寶馬在綁定電池供應商外,還布局電池原材料。例如,它從澳大利亞和摩洛哥的礦山直接采購所需的鋰和鈷作為電池生產的關鍵原材料,并將其提供給寧德時代和三星SDI。
寧德時代加大前期投入力度,其內部已同意擴大對歐洲生產研發基地項目的投資規模。它對歐洲基地將增資至141億元(“不超過18億歐元”)。而在去年投資協議簽署之時,投資金額僅為2.4億歐元。根據德國媒體報道,寧德時代增資后,歐洲基地的產能將提升至100GWh。
隨著電動汽車規模在幾年內快速發展,技術的進步,動力電池的價格迅速下降。與此同時,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進入調整期,此種情形對于寧德時代等一眾電池供應商而言是一大挑戰。
現在寧德時代在國內動力電池市場的比重已經達到52%。上汽、東風、一汽、吉利、北汽新能源等主流車企或與之合資,或大量采購其動力電池。
圖片來源:崔東樹公眾號
而且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遇冷,寧德時代、比亞迪的量下滑,可二線電池供應商也沒有占到什么好處,乘用車配套量收縮。更兼補貼退坡,失去補貼的主機廠將降本的壓力投射到電池廠。
有數據指出,2019上半年,寧德時代動力電池系統的毛利率為28.9%,同比減少3.8個百分點。在補貼退坡大背景下,它的電池價格下調約10%。
在國內新能源汽車遇到第一個瓶頸時,大眾、寶馬、豐田在遲疑后終于展開它們的電動汽車規劃。如上文中的主角之一,寶馬,表示將在2019年至2021年之間將電動汽車的銷售量翻一番。
寶馬預計,到2025年,汽車銷售將出現陡峭的增長曲線:電動汽車的全球銷量每年平均將增長30%以上。它為自身設定的增長邏輯是,2021年將電動汽車占新車的比例增加至四分之一,到2025年增加至三分之一。到2030年,它們將占銷量的一半。
新的需求誕生,電池廠看到通過擴大產銷規模降低成本的希望。
相應地,新的市場意味著規模的增加,也明示著資金的投入。
在寶馬宣布將寧德時代合作訂單從40億歐元增至73億歐元前,寧德時代發布了一則公告,“公司擬通過現有或新設的境外全資子公司作為發行主體發行總額不超過8億美元(含8億美元)或等值其他幣種的境外債券。”募集資金用途是主要用于補充境外項目建設資金、償還金融機構貸款和一般公司用途。
寧德時代的海外發債極有可能就是在回應寶馬的“熱情”。
原標題:寶馬568億元訂單背后,寧德時代境外發債8億美元
上一篇:動力電池告別野蠻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