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535次 | 2019年12月10日
三元材料鋰電池為什么會出現容量衰減?
三元材料鋰電池容量衰減的原因
●三元鋰電池正極材料的結構變化
正極材料是鋰離子的主要來源,當鋰離子從正極中脫出時候,為了維持材料電中性狀態,金屬元素必然會被氧化到達一個高的氧化態,這里就伴隨了組分的轉變。組分的轉變容易導致相轉移和體相結構的變化。電極材料相轉變可以引起晶格參數的變化及晶格失配,由此產生的誘導應力引起晶粒的破碎,并引發裂紋的傳播,造成材料的結構發生機械破壞,從而引起電化學性能衰減。
●三元鋰電池負極材料結構
商業化鋰電池常用的負極材料有碳材料、鈦酸鋰等,本文以典型負極石墨進行分析。鋰電池容量的衰減第一次發生于化成階段,在這個階段會在負極表面形成SEI,消耗部分鋰離子。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電解液的氧化分解與界面反應
電解液的性質顯著影響鋰離子電池的比容量、壽命、倍率充放電性能、工作溫度范圍以及安全性能等。電解液主要包括溶劑、電解質和添加劑三個部分。溶劑的分解、電解質的分解都會導致電池容量的損失。電解液的分解和副反應是鋰電池容量衰減的主要因素,無論采用何種正負極材料、何種工藝,隨著鋰電池循環使用,電解液的分解及與正負極材料間發生的界面反應都會造成容量的衰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