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820次 | 2019年11月29日
打破高功率激光器進口依賴銳科激光扛起替代進口大旗
隨著動力電池性能要求的不斷提升,激光設備在鋰電池制造領域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對其產品性能要求也越來越高。
隨著國產設備的性能提升,國產鋰電設備已經在鋰電池制造中實現大規模進口替代,幫助電池企業提升生產效率和降低成本。然而,在核心零部件領域,國產核心零部件的替代進程依然緩慢,市場占比較低。其中激光器是國產核心零部件領域的短板之一。
“銳科激光的國產光纖激光器產品涵蓋大中小功率,可以滿足整個鋰電池制造環節的需要,在產品性能上與進口產品比肩。”在第十二屆高工鋰電產業高峰論壇,武漢銳科光纖激光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銳科激光”,股票代碼:300747)新能源銷售總監童慰表示,當前國內激光設備系統集成商使用的激光器主要以進口為主,但隨著國產激光器性能的不斷提升,國產替代進口將是必然趨勢。
激光焊接、激光切割、激光打標和激光清洗等激光加工技術,近年來在鋰電池制造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其中激光器的光束質量和功率穩定性如何,將會直接影響激光設備在鋰電池中的加工表現,從而影響鋰電池的產品性能。
從技術發展趨勢來看,激光器正在從傳統激光器向光纖激光器升級邁進。光纖激光器具有輸出激光光束質量好、能量密度高、電光轉換效率高、使用方便、散熱性好、結構緊湊、免維護、柔性傳輸、可加工材料范圍廣等特點,已成為金屬切割、焊接和標記等傳統工業制造領域的主流光源,成為激光技術的主力軍。
而銳科激光作為國產光纖激光器的龍頭企業,逐步實現了從低功率到高功率光纖激光器的產業化。公司在中低功率光纖激光器領域占據了較大市場份額,并向高功率光纖激光器領域開始發力,扛起了進口替代的大旗。
銳科激光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專業從事光纖激光器及其關鍵器件與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擁有高功率光纖激光器國家重點領域創新團隊和光纖激光器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具有從材料、器件到整機垂直整合能力的光纖激光器研發、生產和服務供應商,也是我們國家光纖激光器行業標準的牽頭起草單位。
銳科激光主營業務包括為激光制造裝備集成商提供各類光纖激光器產品和應用解決方案,并為客戶提供技術研發服務和定制化產品。
目前,銳科激光主要產品包括20W至1000W脈沖光纖激光器;300W至20000W連續光纖激光器;75W至450W準連續光纖激光器;50W至6000W直接半導體激光器等。其中,2018年10月,公司的20000W光纖激光器通過湖北省科技廳驗收,已具備批量化生產能力。
銳科激光自2018年開始進入鋰電池領域,其產品技術主要應用于動力電池生產過程中的防爆閥、極柱、軟連接、注液孔、封口,電池電芯模組等部件的激光焊接;極耳、極片的激光切割和焊接;注液孔、busbar的激光清洗以及鉆孔、雕刻、打標等工藝環節。目前已積累了包括圓柱,方形,軟包在內的幾乎所有焊接部位的成功案列,并且具備批量交付產線的能力。
童慰指出,當前在鋰電池領域激光器依然以進口品牌為主,國內激光系統集成商和下游應用客戶對國產光纖激光器的信心還不足,成為國產激光器替代進口的阻礙。
銳科激光認為,國內補貼政策的變化以及西方發達國家貿易和科技的圍堵,將加劇鋰電行業的困境,降本增效和產業鏈自主可控是大勢所趨,擺脫對進口產品的依賴需要整個上下游企業的配合與努力。
一方面國產激光器制造商要不斷提升技術,突破高功率激光器的瓶頸,完善產品線,進一步提升功率的穩定性;另一方面國產設備企業和電池企業也要給予國產激光器更多的支持,一起來推動核心光源國產化的進程。
據了解,銳科激光研發的高功率光纖激光器在產品性能上已經可以和進口相媲美,但價格卻低30%,同時還能為客戶快速定制適合不同場景需求的光纖激光器產品和解決方案,為客戶提供更加及時且有保障的售后服務。
同時,公司通過自主研發及產業并購已掌握泵浦源、特種光纖、光纖耦合器、傳輸光纜、功率合束器、光纖光柵等激光器的核心原材料和元器件,掌握了關鍵技術并實現了規模化生產,進一步提升公司產品性能和降低制造成本。
銳科激光重視研發,2018年公司研發投入總額達8654.14萬元,占營收比例的5.92%,占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所有者權益的比例為4.25%,較2017年增長69.09%。公司擁有研發專利153項,其中發明專利33項。
6月5日,銳科激光發布公告稱,公司擬以1.15億元的價格收購國神光電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下稱“國神光電”)51%的股權。國神光電擁有多項領先的專利技術,已具備生產工業化穩定的大功率超快激光器的能力,整體技術全面且實力較強。
銳科激光表示,通過收購國神光電,實現超快激光器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可以進一步擴大公司在激光行業的產品線和客戶群體,進一步提升銳科激光規模,完善產業布局,為銳科激光增添極具發展前景的新業務。
銳科激光表示,公司的光纖激光器已經在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領域的輕量化和降成本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公司將致力于為新能源用戶降低成本、提高加工效率,助力動力電池智能制造的光纖激光應用普及,加速實現國產激光器替代進口。
上一篇:寧德時代入局掘金電動船舶百億藍海
下一篇:寶馬:自產電池不在電動化計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