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028次 | 2019年10月31日
值得收藏!全球十大主流車企新能源汽車戰略布局
從2017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首次突破100萬輛,到2018年超越200萬輛大關,從歐盟汽車碳排放控制目標的明確,到中國“雙積分”政策的執行,電動汽車市場正在快速成長,各大車企開始全力加速電動汽車布局,紛紛制定了相應的發展戰略目標。蓋世汽車對全球十大主流車企的相關戰略舉措進行了梳理,以饗讀者。
(一)戴姆勒——計劃推出電動化產品總計超過130款
1、戰略規劃
融合連結(Connected)、自動駕駛(Autonomous)、共享與服務(Shared&Services)與電氣化(ElectricDrive)四大支柱所形成的“瞰思未來(C·A·S·E)”戰略發展方向,是戴姆勒集團(Daimler)未來旗下品牌發展的核心目標,也是梅塞特斯奔馳主導交通產業領域的經營重點。
戴姆勒董事會主席、梅賽德斯-奔馳汽車集團全球總裁康林松在今年法蘭克福車展上指出了這家豪華汽車品牌未來的方向——可持續發展與電動出行。并提出了梅賽德斯奔馳的“2039愿景”,即到2039年戴姆勒將著力實現乘用車新車產品陣容的碳中和:
?到2030年,電動車型(包括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將占據乘用車新車銷量一半以上的份額
?到2022年,在歐洲實現車輛生產的碳中和。至2022年,從smart品牌到大型SUV的整個奔馳產品陣容,都將實現電動化
?電動出行將是核心業務。未來的車型架構將從一開始就基于電動出行而研發,并且將擁有其相應的電動平臺
奔馳計劃推出的電動化產品總計超過130款,既有搭載EQBoost的48伏智能電機系統車型,也有EQPower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以及動力電池或燃料電池驅動的純電動車型。
作為“瞰思未來(C·A·S·E)”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奔馳的“電力驅動”部署今年也將在中國展現成果。戴姆勒與北汽集團共同投資50億元人民幣,在北京奔馳準備國產純電動汽車及動力電池。EQ品牌的首款車型EQC純電SUV將于2019年底正式上市,未來幾年奔馳將在全球范圍帶來超過10款純電動車型。
此外,梅賽德斯奔馳AMG部門也在考慮進行改革,更好地適應電動化趨勢,研發高性能電動汽車。未來不排除將AMG加入到梅賽德斯奔馳的電動計劃當中。
不僅如此,奔馳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著眼于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研究,并在1994年發布了首款燃料電池研究用車NECAR1,后續幾代則改以A級為基礎推出F-Cell版本,2010年推出B級F-Cell限量版,至今旗下所有氫燃料電池車型累計駛超過1800萬公里,隨著氫燃料電池技術的突破,2017年GLCF-Cell再度重回江湖,成為實現汽車電氣化的重要戰略組成部分。
2、電池供應
在龐大的電動汽車規劃下,電池供應尤為關鍵,戴姆勒集團宣布到2030年計劃采購超過200億歐元電芯。同時計劃投資超過10億歐元在中國、德國、美國等地打造全球電池生產網絡。目前,奔馳在歐洲、亞洲、北美洲擁有落成或在建的九家電池工廠,包括德國卡門茨的一號和二號電池工廠、德國圖爾克海姆電池工廠、北京電池工廠、美國塔斯卡盧薩電池工廠、泰國電池廠,以及今年1月新增的波蘭電池廠等。
(二)寶馬——到2023年,將向市場提供25款電動車型
1、戰略規劃
作為電動汽車領域的先鋒,截至目前,寶馬集團已售出了40萬輛。
今年6月25日,寶馬集團NEXTGen未來峰會宣布將加快電動產品擴張的計劃:到2023年,將向市場提供25款電動車型,比原計劃提前兩年,其中近一半是純電動車型。到2019年底,計劃實現累計銷量突破50萬輛,在兩年內把純電動量產車型的數量提升到5款。
2019年推出的車型包括:寶馬330eiPerformance(第二代)、寶馬530eiPerformance(第二代)、寶馬225xeActiveToureriPerformance(第二代)、寶馬X5xDrive45eiPerformance(第二代)、MINIElectric新純電車型。
除了到目前為止已銷售超過15萬輛的i3外,純電動MINI將于今年在英國牛津工廠啟動生產;2020年,純電動iX3將在中國沈陽工廠投產。2021年,寶馬iNEXT和寶馬i4將分別在德國丁格芬工廠和慕尼黑工廠投產。
在2019日內瓦車展上亮相的3系、7系、X5和X3的新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均實現更高電動續航里程。搭載新一代技術的5系和2系運動旅行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將在今年夏天晚些時候在全球推出。X1和3系旅行版在完成全新一代升級后,這兩款車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計劃于2020年推出。
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表示,寶馬已經確立了在電動出行方面的下一個里程碑:到2021年,目標向全球客戶累計交付100萬輛電動汽車。同時,希望能夠提供所有相關動力傳動技術:包括傳統內燃機系統、純電力驅動系統、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以及未來的氫燃料電池汽車。
寶馬預計最早可能于2025年開始提供燃料電池汽車產品,但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市場需求和外部條件。2013年,寶馬集團就開始與豐田汽車公司聯手共同開發氫燃料電池技術的驅動系統。自2015年夏季以來,寶馬集團的研發部門就開始在BMW5系GT氫燃料電池車隊上使用與豐田聯合開發的氫動力驅動系統進行測試。2016年,兩家公司簽署了產品開發合作協議。自此,寶馬和豐田一直致力于未來出行的燃料電池驅動系統和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可擴展模塊化組件開發。
2017年1月,寶馬集團和豐田汽車與11家分別來自于全球領先的工業和能源部門合作,成立國際氫能委員會,致力于在世界范圍內,建立統一的愿景并推進氫燃料能源的變革和長期發展。截至2019年6月,氫能委員會成員已發展至60家公司。
2、電池供應
寶馬之前一直從三星SDI采購電池,為應對需求量增加,增加寧德時代為其采購對象。寶馬還在其全球最大工廠斯帕坦堡工廠投資1000萬美元安裝了新的電池組裝線,如果市場需要,電池數量可增產一倍。在中國,去年10月,華晨寶馬沈陽動力電池中心正式揭幕,可年產3.3萬套高壓電池組;在泰國,寶馬計劃2019年在泰國本地組裝生產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電池。
為了能在歐洲繼續發展完整和可持續的電動汽車電池供應鏈。寶馬與瑞典電池公司Northvolt、比利時材料回收集團優美科(Umicore)聯手開發電動汽車電池循環利用新技術。Northvol正在瑞典著手建造歐洲最大的電池工廠,其目標是截止到2023年,工廠每年電池生產容量達到32千兆瓦時,寶馬將投資該項目,在后續電池采購方面將會與Northvolt深度連結。此外,寶馬還在與SolidPower合作研發電動汽車下一代固態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