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847次 | 2019年10月29日
歐陽明高:里程焦慮、安全焦慮推動電池技術不斷進步
導語:電動汽車出安全事故的概率并不一定比燃油車更高,隨著技術研發的深入,產業痛點將得到解決。
近年來,電動汽車里程焦慮呈現出逐漸被安全問題蓋過的趨勢。對此,歐陽明高認為,初期由于電池比能量不夠導致電池續航里程偏短,實際上,正是里程焦慮推動了電池技術的進步。“因為大家都希望長里程,國家也在補貼長里程,所以比能量就提升得很快,10年前的電動轎車一般續航150公里,現在新車都已達到500公里,明后年還會提升,估計到600公里、甚至700公里都是可能的。”歐陽明高如是說。
歐陽明高介紹,衡量鋰離子電池有比能量、壽命、安全以及成本等重要指標。隨著電池技術研發的深入,鋰離子動力電池系統的比能量在逐年提升,成本在逐年下降。“比能量的提升理論上會帶來成本的相應下降,因為同樣物質的量儲存的能量更多。”
另一方面,電池比能量的提升也帶來材料熱穩定性的下降,增加了電池的安全風險。“市場需要長里程,廠家就會朝這個方向去努力。因為現在電池換代、推新車型都非常快,所以新的高比能量電池一年一變,不斷在上升,這必然會導致新技術進入市場或者驗證周期的時間不夠充足。常規的研發、驗證、考核流程周期會被壓縮,同時,由于高比能量電池大規模地應用在電動車這種消費品上,是在中國率先大規模推廣的,沒有先例可供學習參考。”歐陽明高說,“ 率先,沒有經驗,約束又很多,既要低成本,又要長里程,所以,新生事物的確面臨挑戰。”
歐陽明高認為,消費者對于電動汽車的安全焦慮源于對新生事物的神秘感和恐懼感。因為燃油車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即使發生著火,大家也能分析出大概什么原因,不會產生恐懼感。但純電動車技術是新的,起火原因不明,容易讓人產生恐懼感,就會帶來焦慮。“不明原因,心里沒有底,就會對心理層面產生比較強的沖擊,并不是由于電動車出安全事故的概率一定比燃油車更高。”
正如里程焦慮推動了電池儲能技術、充電技術的進步,安全焦慮必然將促使企業界、科技界聯合,共同加速研發和解決這一產業痛點問題。“因為它是新問題,是事物發展過程中必經的一個階段,我相信這些問題經過一段時間都會得到解決。”歐陽明高對此充滿信心。
原標題:歐陽明高:里程焦慮、安全焦慮推動電池技術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