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927次 | 2019年10月28日
造車夢碎后 戴森轉戰固態電池
Dyson指出將把研發資源投入到固態電池、感應技術等已經比較熟悉的領域。
(來源:微信公眾號“起點鋰電大數據” ID:weixin-lddsj 作者:柴山山)
11日,戴森創始人James Dyson發布了一封公開信,表示,由于沒有找到可行的商業化方案,在出售電動車方案未果后,決定把電動車項目砍掉,關閉英國和新加坡的研發機構。
2017年9月26日,Dyson在下發給全員的郵件中透露,戴森已經開始研發電動汽車,預計將于2020年上市。
事實上,看似開始于2017年的戴森造車計劃已早有眉目。2015年,戴森正式啟動了代號為Project E的電動汽車項目,并開始了從捷豹路虎、Mini、奔馳、寶馬、特斯拉等車企招攬人才的舉動。
2016年,戴森造車項目再次有了實質性進展,當時戴森計劃投資約218億元開發電動汽車,所投資的資金,一半用于制造汽車,另一半用于電池開發。
在接受媒體專訪時,Dyson表示戴森的電動汽車將是激進且與眾不同的。
然而,造車之路并不好走,在將近5年的摸索后,戴森還是決定放棄了。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戴森保留了另一半的新能源夢。
在開頭提到的公開信中,Dyson指出將把研發資源投入到固態電池、感應技術等已經比較熟悉的領域。
如此看來,固態電池的研發將成為戴森后續在新能源領域的重點方向。2015年,在正式啟動電動汽車項目的同時,戴森還斥資9000萬美元收購了美國固態電池公司Sakiti3,并宣布將投入10億美元建設固態電池工廠。
此外,據了解,戴森內部還培養了另一支電化學團隊,自2010年以來長期致力于固態電池的商業化發展。
基于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的獨特優勢,固態電池已成為越來越多車企的目標。日前,有消息稱,哪吒汽車正式與清陶能源達成合作,共同推進固態電池的研發與應用。
據起點鋰電大數據了解,目前包括天際、蔚來、現代、寶馬、大眾等多家國內外車企已開始布局固態電池,畢竟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心臟”般的存在,只有將其主動權牢牢握在手里,才能在新能源市場奪得一席之地。
原標題:造車夢碎后 戴森轉戰固態電池
下一篇:諾獎背后:中國鋰電池的得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