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312次 | 2019年10月25日
大眾要自己研發的續航1000公里的固態電池
9月11日,德國《汽車周刊》報道,大眾公布大規模電動車發展計劃《Roadmap E》,到2030年大眾全部車型都將有電動版,投資500億歐到電動車電池,200億歐到電動車。(具體見昨天報道鏈接:《700億歐元!大眾投巨資做電動車、動力電池!自研可續航1000公里的固態電池!》)
整車企業投資電池已經不新鮮,而大眾CEO穆倫還表示,他們已經在計劃下一代電動車電池,里程超過1000公里的固態電池,并將在2025年量產。
就在今年7月份,豐田在固態電池專利上取得了新的進展,同時宣布要在2022年推出搭載全固態電池的全新電動汽車。我國的動力電池龍頭企業寧德時代也已做出表率,在聚合物和硫化物基固態電池方向分別開展了相關的研發工作并取得了初步進展,并在規模化生產上提出了初步的工藝路線。
眾多行業專家都對固態電池成為下一代電池技術寄予厚望,陳立泉院士更是表示,這是我國鋰電池惟一的機遇,如果這個機遇錯過了的話,下面要研究鋰硫電池、鋰空電池也就失去機會了。
固態電池具有兼顧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的核心優勢。液體電解質電池能量密度最高可至300瓦時每公斤,可滿足國家在《促進動力電池產業發展行動方案》提出的目標,但是超過500瓦時每公斤被認為是不可能的。固態電池的安全性表現在可以抑制鋰枝晶、不易燃燒、不易爆破、無電解液走漏、不會在高溫下發生副反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