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035次 | 2019年10月14日
西安甲醇汽車相關政策落地忙
最近,工信部、科技部等八部委聯合發布了《在部分地區開展甲醇汽車應用的指導意見》,鼓勵汽車及相關零部件生產企業開發甲醇汽車,鼓勵在有條件地區的公務、出租、短途客運等領域使用甲醇汽車。
目前,甲醇汽車在地方上的落地與應用狀況如何?
甲醇汽車開上路政策落地基建忙
這幾個月,古城西安的大街上新添了很多橙黃色的汽車。這款被稱作“小黃蜂”的出租車就是由清潔的甲醇燃料驅動的。在西安市車管所,一家出租車公司的員工,正在為剛剛更新的123輛甲醇車統一辦理行駛證。車管所的工作人員表示,從去年底開始,每周都要為幾百輛甲醇汽車辦理行駛證。
西安市出租汽車管理處副處長王曉斌:這個表是甲醇辦掌握西安市整個推廣進度的表,截至3月底,我們完成了4699臺車的更新。
按照計劃,到今年底前,西安的一萬多輛出租車的8成左右,都將更新為甲醇汽車。為了鼓勵甲醇汽車發展,西安市已經出臺了系列優惠政策,包括給每輛甲醇乘用車一次性補貼5000元,以及不限行、允許使用公交專用道等等。
陜西省西安市甲醇辦綜合協調小組組長孫遠昆:配套出臺了15個實施細則。目前,西安還是在甲醇出租汽車這一塊來進行應用和推廣。
出租車司機邵國敏已經開上甲醇新車一個多月了,對他而言,甲醇汽車的乘駕體驗和普通汽車沒有什么不同,不過由于目前西安的甲醇加注站還不算太多,每次加注燃料都要多花些時間。
西安市富民出租車公司司機邵國敏:這個車越來越多,造成加氣難,要花1小時左右。
下午15點左右正是西安市出租車交接班的尖峰時段,在南三環一個加注站記者看到,來加甲醇的車輛排起了隊。
西安市三環東儀路甲醇加注站站長葉小兆:16把槍全部開,一次能加注16輛車,加一輛車大概是2到3分鐘。
甲醇目前,西安市已經建成并運營的甲醇加注站有20座,可以滿足4000多輛甲醇汽車的需要。為了匹配不斷增長的需求,西安市正在加緊維修站等甲醇燃料基建體系的建設。
西安市甲醇汽車維修站未央站項目總經理黃松:6月份左右,還要大量地把甲醇汽車投入到市場,所以,比較迫切地需要這幾個維修服務站,工期還是比較緊張。
探索合理定價、補充能源缺口甲醇燃料重在環保
實際上,甲醇汽車已經不是第一次迎來國家政策層面上的利好,早在2012年工信部就曾下發通知,鼓勵上海、陜西、貴州等五省市試點甲醇汽車,但為什么7年來甲醇汽車的發展卻并沒有那么順利呢?對于消費者而言,甲醇汽車和燃油車相比,又有什么優勢呢?
西安市富民出租車公司司機邵國敏:一天,正常班在西安市跑,就是200到250公里之間,甲醇要燒到80塊錢左右。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甲醇燃料目前在西安的終端售價是每升1.9元,而轎車每百公里耗甲醇17升左右,綜合起來,每百公里成本大約是30多元,大約比汽油便宜1/3,但與西安本地的天然氣相比,并沒有明顯的價格優勢。為了鼓勵甲醇燃料發展,西安市政府提供了每季度2000多萬元的補貼。
陜西省西安市甲醇辦綜合協調小組組長孫遠昆:暫時定的是1元9角一升,市場價是2塊5。這個價差政府現在進行在試運行期間,在上半年這一塊進行一定的補貼,將來可能就逐步走向市場。
西安市出租汽車集團副總經理安學軍:甲醇屬于一種市場價格,完全市場調節的。政府在這一塊的一些支持力度上能不能延續,也是我們非常關注的一個問題。
不過,對于西安來說,推行甲醇清潔燃料對緩解冬天供暖季出現的大氣污染和天然氣供應緊張問題有所幫助。
西安交通燃氣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康華:從1998年到現在干了20年了,每年的冬季氣都不夠用,但是如果換成甲醇的話,就沒有這個問題沒有,應該說是一年四季都能保障。
陜西地處煤炭富集區,在榆林地區,煤制甲醇的年總產量約為600多萬噸,占到了全國總產量的1/10。當地企業在生產甲醇方面有著天然的資源和成本優勢。甲醇作為燃料用途的推廣也為這些產能找到了新出路。
陜西延長石油榆林凱越煤化公司總經理馮學文:跟南方企業比的話,成本要將近低600塊錢。預計在未來五年有40%左右的甲醇用于燃料行業。
迎來又一春甲醇汽車產學研待興
作為一種新興綠色能源,甲醇燃料要想駛上快車道,除了政策上的扶持,更需要的是得到市場的認可。甲醇汽車目前在推廣方面是否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市場基礎呢?
在陜西榆林甲醇產區外圍的工業區,記者發現了一個廢棄的汽車工廠。透過門窗,可以依稀看到室內散落著的汽車零部件包裝箱。門上的封條顯示2016年2月。廠區門衛告訴記者,這是一個重型汽車裝配工廠,在關閉之前還曾經下線過一款甲醇重卡樣車。
陜西省榆林市工信局總工程師李懷雄:這個廠子作為甲醇重卡試點,停下來主要還是市場原因。
據了解,目前榆林市正在積極爭取甲醇相關裝備制造業的落地,這個廠區或將在今年重啟甲醇重型卡車的裝配生產。王志和是榆林一家從事甲醇運輸的企業老板,當得知甲醇重卡有可能重新上市的消息后,有些激動。
榆林洪盛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志和:在90年時候,我們就用過甲醇燃料,發動機的溫度高,這個問題不好解決,只要能把技術問題解決了,我們的運輸公司首先用甲醇汽油。
在天津大學,全國唯一的內燃機燃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人員正在拆包一個試驗發動機,用于研究符合國6標準的甲醇柴油雙燃料發動機。學科帶頭人姚春德教授告訴記者,甲醇具有的腐蝕性與柴油不相容、難以壓燃等特點,這些都是他們在發動機研發中需要攻克的重點。
天津大學內燃機燃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姚春德:針對甲醇,我們把它歸納為三難易腐的特點,重點解決在壓燃式發動的應用,應該說,我們在技術上已經全面解決了這方面的難題。
目前,我國的甲醇汽車行業基本形成了甲醇汽車整車及專用零部件制造體系。在全國的9家甲醇汽車生產企業中,已經擁有了32款甲醇汽車產品,并在持續研發中。
陜西重型汽車有限公司汽車工程研究院工程師王超:計劃在今年啟動整車的試制驗證工作,計劃在2020年達到商業化的規模。
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專家委成員魏安力:保持我們國家甲醇汽車領先的地位,做好科研,做好標準體系建設,引領中國汽車工業邁出一個完全自主之路。
政策“加油”還得市場給力
甲醇汽車一個很重要的意義是,中國開始拿出了本土化的方案和探索,而不再是一個跟跑者的角色。但是,甲醇汽車想提速,產業政策只能起到鋪路和領進門的作用,最終殺伐決斷的還是靠市場,讓市場來配置資源來提升效率。
傳統的汽車巨頭都在紛紛轉型,汽車業界的大變局已經來到,甲醇汽車如何能分得一杯羹,站得足夠穩、跑得足夠遠,要做的還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