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676次 | 2019年10月10日
鋰電池因產能過剩導致投資兼并加速
行業發展迅速,但產能結構性過剩
近幾年,中國的動力鋰電池行業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目前,在國家科技項目的重點支持下,中國動力鋰電池關鍵技術、關鍵材料和產品研究已經取得重大進展,雖然小容量功率型動力鋰電池技術和產品與國外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但大容量動力鋰電池產業發展已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單體動力電池的特性,已經具備推廣應用的條件。動力鋰電池產業已經進入到產業化建設和推廣應用的關鍵階段。動力鋰電池產業化進程已經處于國際領先地位。
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迅速升溫,各大鋰離子電池生產商均加大了對于車用動力電池的產能布局,出貨量出現了較高幅度的提升。在新能源汽車市場迅速升溫的推動下,國內動力電池需求將隨之快速增長,2017年我國動力鋰電池出貨量約為37.06wh,同比增長21.51%,隨著體量的增長,增幅較上年有所下降。
圖表1:2012-2017年國內動力電池出貨量統計(單位:Gwh)
分企業來看,2017年寧德時代、比亞迪、沃特瑪、國軒高科、比克、孚能科技等裝機量均超過1GWh,市場占比較高。
圖表2:2017年國內動力電池出貨量企業占比(單位:%)
不過從我國動力電池的產能來看,2017年底的動力電池名義產能已經超過170GWh,而2017年我國動力電池的出貨量僅為37.06GWh,可見動力電池產能存在結構性過剩的問題。
新能源汽車將成為鋰電池發展的增長極
鋰電池行業規模不斷擴大,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新能源汽車的蓬勃發展,從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量來看,保持了逐年快速增長的趨勢,2017年為78.2萬輛,同比增長51.26%。2018年1-3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15.0萬輛,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認為,2018年是新能源車增長動力從限購和補貼政策推動轉向市場拉動的轉型年,預計全年仍將保持較快增長。
圖表3:2012-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及增速(單位:萬輛,%)
根據多部委此前印發的《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我國確定了“力爭經過十年持續努力,邁入世界汽車強國行列”的總目標,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占汽車產銷20%以上。多個業內權威報告分析稱,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競爭力有所進步,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車持續的政策支持和產銷規模的快速增長,如果照此趨勢發展,到2020年200萬輛的產銷規模的目標很有希望完成。
鑒于此,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也將帶動動力鋰電池市場需求的快速增長。
市場前景看好,動力鋰電池行業兼并重組加速
一方面是結構性產能過剩,一方面是良好的市場需求前景,在這種情況下,近年來我國動力鋰電池行業加快了資本運作步伐,投資兼并事項明顯增加。不算上電池材料領域的投資,僅看動力電池的投資,據統計,2016年投資金額超20億元的10個項目,總投資金額超374億元。2017年鋰電行業發生了大大小小的并購案至少30起。其中2016年以來15億以上的重大項目就有5起:
圖表4:2016-2017年動力鋰電池企業兼并與重組主要事件
本文摘自:前瞻產業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