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004次 | 2019年09月27日
現代/巴拉德助力 奧迪持續推進燃料電池汽車業務
奧迪在燃料電池汽車領域布局頻繁。
日前,奧迪與現代汽車對外表示將合作開發燃料電池汽車,利用兩家公司在燃料電池技術方面的集體研發能力,提升各自在燃料電池電動車市場的地位。目前,雙方已達成一項多年專利交叉授權協議,涵蓋廣泛的燃料電池電動汽車零部件和技術,且涵蓋并惠及兩家公司的子/母公司。
奧迪研發主管PeterMertens表示:“合作是實現燃料電池技術突破的明智之舉,奧迪將充分利用現代的燃料電池零部件供應鏈。
而現代汽車作為當前少數推出量產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整車企業之一,在該領域具備深厚的研發底蘊。
2000年,現代展出旗下第一代圣達菲氫燃料車型;2004年現代研發出搭載自主研發電堆的第二代途勝氫燃料電池汽車;2012年現代第三代ix35氫燃料汽車亮相巴黎車展;2013年,現代途勝ix氫燃料電池汽車量產;2018年CES展,現代推出其新能源領域最新技術的代表量產車型——第四代氫燃料汽車Nexo。
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現代共售出200輛燃料電池汽車,預計今年其燃料電池汽車銷量將達數千輛。
而就在與現代達成協議之前,奧迪宣布延長與巴拉德電力系統公司(BallardPowerSystems)在燃料電池領域的研發合作,以尋找更適合量產的燃料電池技術。合同被延期至2022年8月,預期該合同總價值為6200萬—1億美元(約3.9億—6.4億元人民幣)。
而在與巴拉德的合作中,奧迪方面已開發出使用燃料電池技術和HyMotion計劃設計的示范車,并正進行小批量生產。足見奧迪在氫燃料電池汽車領域的野心。
作為最有可能替代鋰電池的新能源汽車動力方案之一,奧迪對氫燃料電池汽車充滿信心。奧迪技術發展董事會成員PeterMertens此前曾公開表示:“氫燃料電池是最具系統性的電力傳動形式,因此在我們的技術組合中,氫燃料電池是最優質的資產。”
實際上,作為大眾集團的燃料電池技術開發主力,奧迪自身在氫燃料領域已取得一定成果。2004年,奧迪開始涉足燃料電池技術,并成功推出了第一代燃料電池車型——奧迪A2H2,實現了零排放。此后,長達5年的全球測試認證了這一驅動系統的可靠性。
奧迪A2H2滿載3個恒壓儲氫罐,整套系統可向電動機提供110kw(150馬力)動力,0-100公里/時加速時限在9秒內,極速可達175km/時。
2014年,奧迪在洛杉磯展出氫燃料電池版A7h-tron概念車。該車型配有4個氫氣罐,搭載最大功率170kW(231PS)的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最大扭矩540Nm,0-100km/h加速僅7.9秒,極速可達180km/時。
據介紹,該車型公里氣耗約為1千克,若氫氣全部用盡,充滿僅需3分鐘,此外,在該車型的前后軸上,奧迪還配備了電動機,內置的鋰離子電池可通過充電口充電,以作為氫燃料補充。
2015年,奧迪發布了旗下首款燃料電池SUV——h-tronquattro,新車延續了奧迪純電動SUVe-tronquattro的造型設計,基于大眾MLB平臺打造。車身尺寸為4900*1980*1530mm。
官方公布,電動機可輸出給前輪120ps、后輪188ps,百公里加速時間7秒內,最大續航可達600km。
現階段,奧迪已開始著手發展定位高端車系的第五代燃料電池系統,相信在現代和巴拉德公司的多重助力下,奧迪有望在燃料電池汽車領域取得更大的成果。值得一提的是,奧迪在氫燃料電池汽車領域的所有積極探索都將運用到大眾集團。
實際上,隨著國際范圍內的環保意識增強,各地汽車排放標準日益趨嚴,豐田、本田、通用、寶馬、奔馳等國際汽車制造商們無一不在探索更為環保的產品技術方案,開發氫燃料電池汽車正是它們的重要方向之一。
以下為部分車企氫燃料電池汽車開發概況:
豐田
豐田是全球公認對燃料電池有非常深入研究的公司。
氫燃料電池一直是豐田的“掌上明珠”,1992年起豐田就開始了燃料電池技術的研究,但由于相關技術、儲氫罐及相關配套設施的發展滯后,直到2014年末,豐田才發布了首款搭載“豐田燃料電池系統TFCS(ToyotaFuelCellSystem)”的量產版氫燃料電池汽車“MIRAI”。
發布新車的同時,豐田斥資200億日元(折合當時人民幣10.4億元)用于提高日本氫燃料電池和燃料箱工廠產能。2015年,豐田無償公開了燃料電池汽車“MIRAI”的“豐田燃料電池系統TFCS(ToyotaFuelCellSystem)”技術專利,并設期限至“2020年底之前”。出于對豐田燃料電池技術的信任,寶馬等國際頂尖車企將其選定為燃料電池研發合作伙伴。
本田
本田一直致力于銷售氫燃料電池汽車。
2002年—2015年間,本田與通用合作共獲得超2220項燃料電池技術專利。2015東京車展,本田首發旗下氫燃料電池汽車型——Clarity,并于2016年12月向消費者交付首批氫燃料電池汽車2017款Clarity,成為少數量產氫燃料汽車的企業之一。
Clarity的性能表現不俗,能夠儲存最多141L氫燃料,驅動電機可夠提供130kW最大功率和300N.m最大扭矩,加氫時間僅需3min,續航里程可589km。
2017年,本田宣布公開氫燃料電池專利,并組織新款CLARITY氫燃料電池汽車試駕。
本田社長八鄉隆弘曾表示:“本田計劃在2030年左右實現全球汽車銷量總數的2/3為混合動力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及零排放車型。”
通用
通用雖然還沒有一款市售版的氫燃料電池汽車,但在內部測試中,其試驗車型已有了數次迭代更新。
由于投資巨大,通用汽車在布局燃料電池時選擇與本田合作,早在2013年,兩家國際頂尖的汽車商就達成合作,共同開發燃料電池汽車使用的燃料電池系統和氫罐,共享氫能源電池燃料的知識產權。
2017年初,通用與本田的合作進一步擴大,雙方計劃在美共同投建氫動力燃料電池系統制造合資企業,后續聲明顯示,通用與本田將各投資8500萬美元研發這項技術,合資企業預計將于2020年左右開始生產。
奔馳
奔馳在燃料電池領域進行了大量研究。
2007年,奔馳母公司戴姆勒聯合福特汽車達成了對加拿大Ballard公司汽車燃料電池業務的收購,并借此獲得相應燃料電池知識產權、113名原公司科研人員以及部分試驗實施。目前,戴姆勒在Ballard公司中的股份占比已達19%
受益于以上基礎,并配合后續研發進展,當前奔馳的GLCCell燃料電池堆尺寸相較之前減小了約30%,且貴金屬鉑的用量減少了90%,成本得到大幅降低。最新款氫燃料電池汽車型GLCfuel-cell也已于2017年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奔馳母公司戴姆勒宣布將凍結與日產-雷諾-三菱、福特簽署的燃料電池汽車(FCV)商用化計劃,并關閉與福特、加拿大巴拉德動力系統成立的汽車燃料電池合資公司。未來,戴姆勒將自主研發汽車燃料電池技術。
寶馬
寶馬對氫燃料電池研發充滿熱情。
早在2013年,寶馬就選擇穩妥地聯合豐田共同合作研發燃料電池技術,并隨后一直保持著對該種能源系統的試驗熱情。其推出的高壓低溫復合氫燃料存儲科技可將氫燃料存儲能力提高50%,支持車輛續航超500公里。
為更好地研發氫燃料存儲系統,并將其整合到整車,寶馬還與德國道達爾、林德集團在加注燃料和技術方面建立了強有力的合作。最新消息顯示,全新的寶馬燃料電池汽車預計將在2020年推出。
本文摘自:高工電動車網
上一篇:戴姆勒將對外銷售氫燃料電池公司
下一篇:踢完世界杯,快充電池你踢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