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471次 | 2018年05月22日
快充充電樁有望解決電動車行業充電難問題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中國新能源汽車車樁比僅為3.5:1,充電設施布局仍不夠合理,公共充電樁使用率只有12%。從技術上看,當前充電的短板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第一,充電時間較長,削弱了電動汽車的使用效率;第二,充電設施服務能力不足,這主要體現在充電樁難找,兼容性較差等方面;第三,智能化水平低,不便于大規模部署管理??梢哉f,充電樁是制約著電動汽車大規模爆發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加大對充電樁的布局,成為整個產業的當務之急。
破局關鍵:大功率技術從國外經驗來看,國外電動車行業解決充電難的問題,主要是通過兩條途徑:加快充電速度+放寬充電標準。近日,瑞士ABB公司推出了TerraHighPowerDC快充充電樁,輸出功率可以達到350千瓦,幾乎是特斯拉超級充電樁的三倍。相比較而言,CHAdeMODC快充技術方案最高可以達到62.5kW,而J1772level2方案最高可以達到90kW快充,而目前特斯拉的超級充電樁最高能夠為ModelS提供120kW。
如果TerraHighPowerDC快充充電樁完成了兼容性的工作,那么市面上的主流電動汽車只需要充電8分鐘就能行駛120英里(200公里)。從放寬充電標準來看,特斯拉CEO馬斯克在最近一次電話會議上表示,特斯拉超級充電站并不是一個有圍墻的花園,特斯拉仍對其他新能源汽車制造商持有開放態度。當然,這些企業需要按照特斯拉現有的充電標準進行適配。放眼國內,目前國內行業大致也是按照這兩條路來進行布局。
由于技術限制,國內目前開始對120KW的充電樁進行布局。以重慶為例,該城市計劃在主城部分站場建設不低于60KW的直流充電樁500個,其中部分充電樁達到120KW,能提供商圈周邊20公里的充電服務,最快實現1分鐘充2度電,普通家用轎車僅需30分鐘即可充滿,可提供約200公里續航里程。從充電樁企業來看,它們也越來越重視120KW的充電樁研發。充電樁運營商智充科技提供了C1、C2、C4、C6、C6s、C9六款充電產品,其中C6s直流充電樁為電動汽車帶來的充電功率最高可達180Kw,相當于每小時充電量可供車輛行駛1200公里,滿足未來商業及公共充電的密集需求。
據悉,智充科技最早一臺C6s充電樁,已經部署到位于北京751的奧迪(中國)總部。再來看放寬充電標準,今年1月,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對外透露,北京市目前已經完成了約1.2萬個社會公用汽車充電設施新國標升級改造,改造后充電樁將實行新國標標準,提升了充電樁的通用性,新建充電站也都滿足新國標標準。今年3月,智充獨立研發設計的電動汽車超級充電站,已經正式交付業主方小鵬汽車,并投入運營。小鵬汽車到了智充C9系統的充電站,“插槍”就可以實現充電。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與此同時,其他公共車輛來到這里一樣可以共享充電,不會浪費充電站的建設成本。此外,智充科技還發起了城市充電合伙人”計劃,致力于激勵并扶植具有運營能力和資源優勢的充電運營商,高效建設服務能力強、智能化水平高、覆蓋全國的充電服務網絡。
就具體做法上來看,智充科技將利用該公司自主研發的智能充電樁和配套運營系統,為包括商業地產、主機廠、出行服務商、物流車隊等各類合作伙伴,提供不同場景下的充電站運營解決方案。充電樁也要智能化,IoT充電連接未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以及人工智能的崛起,充電樁也開始搭上了“智能化”的快車。
目前很多城市都在建設智能充電樁,這些充電樁集充電、控制、云通訊、計費功能于一體。用戶進入充電系統后,可以通過刷卡或掃碼取電的方式進行充電,充電完成后自動斷電,可防止因過度充電而引發火災。通過微信或者支付寶掃碼支付,完全不需要兌換硬幣。舉例來看,智充將微信與充電樁相結合,無需任何APP和插件下載,也無需購買充電卡,掃描二維碼后,插入槍頭即可開啟充電。充滿后,公眾號自動推送充電信息,微信支付后完成充電。公眾號也將提醒車主挪車,避免占用車位產生延時費。手機可查充電進程,可遠程遙控停止充電。
充電樁還有黑科技就在城市的管理者和充電運營商還在計劃建設充電樁的話,一場無線充電革命正在到來。2017年5月,高通宣布完成電動汽車行駛中進行無線充電的試驗,即在路上增加感應式充電設備,這樣汽車就可以邊開車邊充電。與大多數感應充電不同,高通Halo技術隔空提供高能量傳輸,適用于多種車型。采用多線圈設計,即使充電板未對準車輛也仍然可以進行高效的能量傳輸。
今年4月,世界上第一條“電氣化道路”eRoadArlanda在瑞典斯德哥爾摩開通,該道路能夠給行駛中的電動轎車和卡車進行充電。道路連接斯德哥爾摩阿蘭達機場貨運站和魯瑟什貝格物流區,長度2千米,由許多節50米的獨立路段構成,只給在該節路段上行駛的車輛充電。通過車輛底部連接的移動臂,將電能從道路的兩條軌道傳向車輛電池。
國內有專家預測,目前整個國內的充電樁發展現狀比較平穩,大功率充電、無線充電將成為行業主要發展方向。無線充電的概念現在也正在實驗中,至少五年以后才能開始落地,而真正普及應用估計在2025年左右。
按照規劃,智充科技將整合新能源發電微網,在空間允許路段計劃建設無線充電公路,低電量電動車行駛上充電車道,即可在行進中充電。另外,充電公路還將配備能量回收系統,將壓感和熱量轉化為電能。無線充電將成為大功率充電的有效補充。目前,智充無線充電即將結束研發過程,馬上進入產品化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