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596次 | 2019年05月23日
氫能時代開啟,燃料電池技術日趨成熟
氫能引領趨勢,符合全球能源發展方向
二氧化碳排放、化石能源枯竭、環境污染使得人類尋找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燃料,而氫能將會是理想的能源形式。現階段,氫能的制取、儲存、運輸及應用處于相對初期,各環節在技術和配套上還存在諸多問題。然而現有矛盾通過政策的引導逐步解決,未來十年將會是氫能大發展的時代,氫能將在發電、儲能和交通等領域發揮難以想象的作用。
燃料電池技術日趨成熟,應用逐步拓張
燃料電池具備遠超發電機/發動機的能量使用效率,隨著關鍵技術環節的攻克和規模效應的釋放,后端應用有望逐步深化。日本的熱電聯動已經證明其家庭儲能領域的巨大應用潛力,將能量利用率提升至難以置信的80%以上,該儲能系統未來有望進入千家萬戶;豐田Mirai車型的售價已經下探至30~40萬區間,按照過去成本下降的速度,與燃油車競爭的時代很快來臨。
政策助力,商用車將承載應用市場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商用車被認為是大氣污染的一個重要來源,部分環保承壓的地區逐步開始限制柴油車的應用;另一方面,考慮到商用車的經濟性,電動化趨勢已經確立,而高能量密度的燃料電池會是最優選擇。長期的環保和經濟特性將驅動燃料電池車用市場的發展,在技術和成本還未形成足夠競爭力的初期,政策的支持顯得尤為重要。現階段,鼓勵和補貼政策的強度依舊維持,各產業鏈均衡發展,國產化替代趨勢明顯。對比鋰電新能源車發展的歷程,鋰電池價格從2015年2.4元/wh下降至2019年的1.1元/wh,鼓勵和補貼政策進入尾聲,新能源車已具備和傳統燃油車分庭抗禮的能力。
產業進入高速成長期,國產化需求強烈
我國的巨大商用車市場支撐著需求,2018年燃料電池商用車銷量約1600輛,而今年有望實現150%的增長,2020年銷量目標超過萬輛,行業開始從孕育期走向高速成長期。然而,美國和日本在該產業持續投入超過半個世紀,技術和工程化基礎相對牢固,我國在關鍵環節還需加大研發力度,國產化需求強烈。
投資機會
氫能的產業鏈包括制氫、儲運氫、加氫站、燃料電池、汽車等環節。技術日漸成熟、規模化效應釋放、政策持續推行、國產化需求強烈是現階段產業的特點,行業進入高速成長期。我們建議關注具備前期研發和產業化基礎的企業,如濰柴動力、厚普股份、雄韜股份、東岳集團、中通客車等。
上一篇:是什么決定了氫能汽車替代燃油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