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548次 | 2019年05月16日
怎樣才能“打敗”物業,改寫充電樁安裝“血淚史”
上周,在做充電樁的補貼困境相關選題時,有樁企一把抓住我說:其實,比起補貼延遲,“私人充電樁安裝難”才是真正令我們頭疼的事情。
毫無疑問,新能源汽車發展需“糧草”先行。5月13日,中國電動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發布了2019年4月充電樁運營數據。累計來看,截至2019年4月,全國私人充電樁總計保有量為56.2萬臺。然而,這離“到2020年要完成280萬個私人充電樁建設”的國家充電設施發展目標,還相去甚遠。
巨型缺口之下,安裝困境卻一言難盡。以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為例,受物業、車位等客觀因素制約,用戶居住地的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還面臨較大困難,且在短時間內難以得到改善。
另外,從太多電動車主的經歷來看,私人充電樁的安裝史堪稱一部“血淚史”。如何破局私人充電樁安裝困境,改寫“血淚史”?這成為一個值得全體業內人士共同思考的嚴峻課題。
業主:物業難纏,有樁不能裝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2019年5月14日,一位家住昆明市呈貢經開區公租房康惠馨苑小區的業主,在地方領導留言板處留言,稱“新能源汽車充電困難,與物業協商7個月解決不了充電”:
從2018年11月開始,我就向物業申請在個人的停車位安裝私人充電樁,電走國家電網,一開始小區物業不同意,打了半年的市長熱線投訴后,截至2019年4月底,物業自行安裝了3個充電樁以供使用,稱不允許安裝4S店配置的充電樁。
但是,我去充了兩次電都沒充上:主要原因是物業委托安裝的充電樁不符合國家安全標準,未安裝地線,物業老板讓我自己去找安裝的師傅解決。
另外,物業安裝的充電樁收費是按照充電時長收費(8元/小時),而非用電度數。我充滿電需要33小時,也就是說充一次電要花費264元。發生爭吵后,第二天降價為4塊錢一小時,降價后完全沒有電流,但費用一直在扣。經過半年多的投訴真的是投訴到心涼”。
令人驚訝的是,全國范圍內,遭遇這種情況的新能源車主并不在少數。據北京市城管委官方數據顯示,去年中國充電聯盟對全國采樣的412283臺車輛未建樁數據統計發現:因“居住地物業不配合”造成無法建設私人充電樁的比例為4.69%,居未建樁原因榜首。
北汽新能源充換電業務部總監兼北汽特來電常務副總經理陳保江分析稱,物業不配合主要源于以下幾點:1、擔心有安全隱患;2、增加管理成本和管理難度;3、小區電力負荷不足;4、物業沒有利益驅動,全是義務支持。
此外,全國范圍內還有2.46%的車主因為居住地沒有固定停車位無法建設充電樁,0.18%的車主正被居住地報裝接電難度大等問題所困擾著。近日,第一電動走訪了北京市東城區的幾家物業,其管理人員一致表示,他們對于業主的充電樁安裝需求一直都是全力支持的,業主所需的文件他們也會及時蓋章。但是,這一切他們只為有車位的用戶提供。
以北京市東城區磁器口附近的某小區為例,該小區合計住戶713戶,其中有停車位的住戶只有106戶?!皩τ谶@106戶,想裝充電樁我們肯定全力配合。一來是(106戶)本來也不多,二來是業主裝充電樁走的是國家電網的電,我們并不會擔心電容量不夠的情況”。
難道,其余的607戶就不配在自己的小區充電嗎?
“其實,如果讓運營商進入社區,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華商三優負責人建議,“如果每位業主都定一根私樁,這個樁就只能他自己用。但如果改成,在小區內有限的空間資源內建10個樁,周邊的20個業主都可以用,那就把現有的資源最大化了。既能讓更多的車主都能在自己小區里充到電,還不用擔心電容超負荷”。
樁企:我們才是最難進小區的
但事實上,最難走進小區的就是這些運營商了。
“目前,我們的私樁安裝困境可以根據地域劃分為兩部分。首先,目前充電樁項目涉及到項目立項、審批,土建施工,項目驗收等多個環節。針對立項報批等環節各市也出臺了相應的文件來解決爭議、加速發展。但是,一線城市的土地、電力情況復雜,解決起來依然比較耗費精力。”深圳市坪山區某充電樁企負責人表示,“其次,在安裝私人充電樁時,一些城中村的社區物業人員十分不配合”。
和阻攔業主的原因一樣,這些物業存在一些對諸如安全、電力負荷、管理成本等客觀因素上的考量。華商三優相關負責人則表示,“首先,物業也要面臨上級單位的監管,不管是從管理還是消防上來講,他們要對小區負責任;其次,電容量不夠也是他們所擔憂的問題之一”。
“舉個例子,如果一家小區里邊有3000戶住戶,電源的總容量只允許100戶使用,那前面100戶都裝了,第101戶沒法裝了,那這家用戶肯定不開心。這在一定程度上,也給物業的管理增加了一定困難,如果說物業想把這種格局打破,想滿足每一位業主,物業就要去申請增容。但是,如果真的去申請增容,對于物業來說,無論是時間成本還是金錢成本之大,都不是其能夠承擔的”。
其次,還存在物業對運營商一些主觀上的排斥因素。陳保江分析稱,“比起車企,樁企的私樁走進小區要更難一些。主要是因為二者性質不同:樁企在小區內建樁實屬運營,以盈利為目的;但車企配備充電樁則是為了用戶(業主)方便。因此,物業在主觀上往往不容易接納樁企”。
“其實,相比2014年市場化初期時,充電樁的安裝困境已經改善很多了,目前只有少數物業不支持?!标惐=f。
“2015年到2016年,參與到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中來的各類企業都預判私人充電需求會比較強勁,大家都把充電樁進小區排到了重要的戰事日程,從產品類型到商業模式都圍繞著私充業務展開,做出了不少有益的探索?!?/p>
北京樁聯科技公司總經理鄭春峰曾對媒體表示,“經過這幾年的深耕布局,各大運營商在一線城市的不少小區都投建了充電樁,雖然它們還無法切實滿足越來越多電動車主的出行需求,但這些擺在各個小區用戶眼前的設施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宣教的作用,越來越多的用戶、物業管理方都對充電樁有了直觀的認知,”這個教育市場的過程是十分艱辛的,運營商們功不可沒”。
政府政策引導,媒體廣泛傳播,車企攜手物業
北京物業管理行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宋寶程曾表示:“電動汽車充電是踐行綠色出行面臨的首要問題,物業服務企業直接面對居民訴求,是解決業主充電問題的重要參與者和推動者”。
一位熟悉物業工作流程的朋友告訴我,無論物業態度如何,只要有一絲希望,就要“死磕”物業。就算送煙送酒,也得把物業搞定。
事實上,能搞定物業的,從來都不是煙酒。陳保江分享了自2014年以來,北汽新能源為幫用戶安裝私樁,在物業方面所做的一些努力?!?014年,我們策劃拿出了30臺新能源汽車免費給大型物業公司使用,對他們進行科普,為的是讓物業對新能源產業有所了解,之后就和他們都保持著友好往來?!?/p>
“直到去年,我們跟城管委、住建委和物業指導中心聯合策劃請物業走進新能源汽車企業,零距離了解電動汽車和充電樁,這樣跟物業溝通就更加緊密了,且得到了政府和物業行業協會的大力支持”。
2018年7月18日,由北汽新能源、北京物業管理協會攜手舉辦了“衛藍社區,電樁先行——衛藍社區產業聯盟成立暨首期培訓交流會”。會上,由北汽新能源牽頭發起的“衛藍社區產業聯盟”正式成立。
“畢竟國家充電設施發展指南規劃是在2015年才提出,而北汽新能源早在2014年就有這方面的意識。就此而言,北汽是有遠見的,值得不少同行學習”。
面對夸贊,陳保江有些謙虛:“抱團取暖吧,合力都不見得能做好”。
最后,就如何促進私人充電樁又好又快建設的問題,陳保江分三個層面給出了相關建議,我結合其它幾位樁企負責人的相關看法,現整理如下:
一、政府方面:
1.加大對物業公司配合力度的考核,建立(增加)投訴熱線;
(據了解,在北京多家新能源汽車零售店內,各大經銷商均在店中放置“物業拒安充電樁16區縣投訴電話一覽”信息表,包含北京市住房城鄉建設委投訴受理郵箱和各區、縣小區管理辦公室聯系表,上面不僅有各地小區管理辦公室的地址,還有著對接部門的聯系電話。)
2.對小區支持同意建設私人充電樁給予獎勵政策;
3.政策方面應該注意老小區鼓勵,新小區強制(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其中明確提出,新建住宅配建停車位應100%建設充電設施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大型公共建筑物配建停車場、社會公共停車場建設充電設施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的車位比例不低于10%);
4.協調電力公司盡快出臺相關物業小區電力增容措施細則。
二、電力公司:
1、統一報裝資料,進一步簡化報裝手續,壓縮報裝周期;
2、對物業增容問題給出明確實施細則。
三、物業層面:
1、需政府、媒體、企業共同引導轉變觀念,令其意識到發展新能源汽車是大勢所趨;
2、提高對業主的主動服務意識。
上一篇:自動駕駛的海水及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