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625次 | 2019年05月06日
8家主流車企財報的比較
2018年企業年報出爐,車企幾家歡喜幾家憂。本報記者統計了幾家車企的年報,希望從中看出去年企業利潤漲跌的緣由。
1、上汽集團:凈利潤持續上升
營業總收入9021.94億元,同比增長3.6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360億元,同比上漲4.65%。
上汽集團是目前國內產銷規模最大的汽車集團,同時也是國內A股市場市值最大的汽車上市公司。2018年上汽集團整車銷量逆勢走強,經營業績繼續穩中有進。全年公司實現整車銷售705.2萬輛,同比增長1.8%,高出總體市場增速5.6個百分點;其中,乘用車銷售616.2萬輛,同比下降0.4%,商用車銷售88.9萬輛,同比增長19.8%(不含微車的一般商用車同比增長22.8%);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24.1%,同比大幅提升1個百分點,進一步擴大了在國內市場的領先優勢。
主營業務分行業情況中,金融業營業收入145.68億元,毛利潤73.28億元,收入比上年增長15.05%,但由于成本上升37.58%,所以毛利率反倒比上年減少4.37個百分點。同時其整車業務毛利率也比去年減少0.37個百分點。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2、北京汽車:凈利潤接近翻番
營業總收入1519.2億元,同比增長13.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44.30億元,同比上漲96.6%。年度利潤142.71億元,從2014年計算,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5%。毛利潤370.07億元,同比增長4.2%,主要是由于北京奔馳的毛利增加所致。
北汽集團四個業務板塊合計實現整車銷售146.0萬輛,同比下降0.4%。其中,北京品牌實現乘用車銷售15.6萬輛,相關收入為165.05億元,同比下降5.1%。毛利潤為負35.16億元,主要原因是北京品牌銷量同比下降;為應對國內乘用車行業增速放緩、車輛購置稅優惠政策調整、新能源補貼政策退坡等影響而向市場提供額外折扣;威旺業務戰略調整的影響;根據新收入準則將部分運費從分銷費用調至銷售成本中導致。
北京奔馳延續高速增長,實現整車銷售48.5萬輛,同比增長14.8%。相關收入為1354.15億元,同比增長16.0%。毛利潤405.23億元,同比增長6.1%;毛利率由2017年的32.7%下降至29.9%,主要原因為根據新收入準則將部分運費從分銷費用調至銷售成本中導致。
3、東風汽車:營收、利潤均下降
營業總收入1045.43億元,同比下降約17.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129.79億元,同比下降約7.7%。
公告認為,收入的下降主要是東風標致雪鐵龍汽車銷售有限責任公司及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銷量下降的影響。
集團金融業務收入由2017年度約30.47億元,增加約8.29億元至約38.76億元,增幅約為27.2%。集團金融業務仍保持穩定增長。
毛利潤134.15億元,較去年同期約162.64億元減少約人民幣28.49億元,降幅約17.5%。綜合毛利率約12.8%,較去年同期約12.9%基本持平。
集團2018年應占合營企業溢利及虧損約人民幣122.80億元,較去年同期的約人民幣135.74億元減少約人民幣12.94億元。
主要由于:
1、神龍汽車有限公司銷量同比下降32.9%,為集團帶來的投資損失約8.84億元,較同期下降8.14億元;
2、東風本田汽車公司銷量約為72.07萬臺,較同期增長0.9%,為集團帶來的投資收益人民幣50.81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約0.97億元,利潤降低主要來自于「機油門」事件影響;
3、東風汽車有限公司銷量同比增長4.2%,為集團帶來的投資收益同比增加約7.14億元,經營利潤繼續保持穩定提升;
4、下屬合營企業針對新能源車業務提計資產減值。
4、長城汽車:營收下降股東凈利潤小幅增長
營業總收入992.30億元,同比下降1.9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52.07億元,同比上升3.58%。
公司毛利潤173.66億元,同比下降9.19%。毛利率17.50%,同比減少1.40個百分點。長城汽車表示,報告期內集團提高產品優惠額度讓利消費者,導致毛利率同比略有下降;集團進行研發項目精細化管理,將部分研發投入進行資本化處理,并且本集團資金利息收益增長,促進本年歸母凈利潤較去年同期增長。
在收入當中,零部件及其他收入增長37.68%,主要得益于零部件及保養服務收入增加所致。利息收入13.89億元,同比增長106.34%,主要原因是公司子公司天津長城濱銀汽車金融有限公司的放貸業務量增加所致。財務費用為負4.94億元,同比減少456.33%,原因是報告期內收到履約保證金利息收入所致。
在車市整體遇冷的情況下,長城汽車積極調整銷售策略,自2018年9月開始,銷量穩步提升,全年實現總銷量104.37萬輛,同比下滑1.63%,連續3年規模突破百萬輛。
隨著消費者的消費習慣變化,更多消費者使用汽車金融進行購車,促進集團汽車金融業務持續增長,2018年度汽車金融業務發放貸款規模達到177.85億元,實現利息收入13.85億元,同比增長105.76%。預計未來汽車金融業務將持續穩健發展。
5、吉利汽車:業績全面飄紅股東凈利潤漲3成
營業總收入1065.95億元,同比增長1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44.94億元,同比上升30%。
2018年,吉利汽車總銷量為150萬輛,同比增長20.3%,完成158萬輛業績目標的95%。近十年,吉利汽車銷量復合年增長率達到22.1%。
吉利汽車年報顯示,2018年實現利潤126.7億元,同比上一年增長18%。吉利汽車銷售成本已達近850.8億元,同比2017年提高13.77%,但該公司銷售費用占營業額比重連續7年呈現下降趨勢;其毛利達到215億元,毛利率升至約20%,連續三年增長。主要是由于產品組合改善(即高利潤車型占比較高)及規模經濟效益提升。
2018年,吉利汽車在零部件板塊的營收也呈現快速增長。數據顯示,吉利汽車零部件收入達到39.43億元,同比增長167%。
在規模擴張的同時,吉利汽車金融板塊——吉致汽車金融(給吉利集團3個汽車品牌提供汽車融資)去年末貸款資產達到193億元,同比2017年增長1倍;實現凈利潤2.17億元。
6、長安汽車:營收陷入低谷凈利潤大跌
營業總收入662.98億元,同比下降17.1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81億元,同比下降90.46%。
2018年長安汽車銷售汽車213.78萬輛,同比減少25.58%。市場占有率為7.60%,同比降低2.35個百分點。毛利率14.65%,比上年同期增加1.34個百分點。
長安汽車把業績變動的主要原因歸咎于合營企業的投資收益減少。公告顯示,2018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較上年減少276,400萬元,主要是由于“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較上年顯著減少;“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較上年減少1,075,061萬元,主要是由于“取得投資收益收到的現金”較上年大幅下滑、“購建固定資產及無形資產支付的現金”較上年大幅增加;“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較上年增加322,228萬元,主要是由于“償還債務支付的現金”較上年減少(上年支付到期公司債券)、“分配股利支付的現金”較上年減少。
7、廣汽集團:合資業務給力凈利潤小幅增長
營業總收入723.8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約1.1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9億元,同比增長1.08%。
廣汽集團全年汽車產銷為219.40萬輛和214.79萬輛,同比增長8.77%和7.34%,銷量增幅高于行業約10個百分點,市場占有率提升至約7.65%。其中,廣汽豐田、廣汽三菱銷量逆勢上揚,分別增長31.11%和22.69%。對于業績及經營指標變動的原因,廣汽集團認為主要是促銷力度加大以及新收入準則重分類銷售費用和銷售成本等綜合所致。廣汽豐田實現營業收入8,372,451萬元,同比增長38.62%;廣汽本田實現營業收入9,785,342萬元,同比增長6.35%;廣汽乘用車實現營業收入5,569,916萬元,同比增長2.06%。
報告期內,集團營業成本及稅金總額約為606.6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約5.80%;毛利總額為117.13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約17.68%,毛利率較上年同期減少3.70個百分點,主要是促銷力度加大以及新收入準則重分類銷售費用和營業成本等綜合所致。
報告期內投資收益約為90.0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約6.75億元,主要是受以下原因綜合作用所致:
(1)全新第八代凱美瑞銷量同比大幅增長,第十代雅閣、雷凌、歐藍德等車型銷量穩步增長,合營企業經濟效益穩步提升;
(2)產業協同效應不斷增強,產業鏈上下游的汽車金融、汽車部件及汽車物流等服務業務穩步發展。
8、比亞迪:營收增長股東凈利潤下降
營業總收入1217.9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8.6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7.80億元,同比下降31.63%。
比亞迪將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大幅下降歸結為新能源汽車業務補貼退坡影響及研發費用上升所致。2018年比亞迪研究與開發成本為49.89億元,比2017年增長約12億元。集團年內的毛利潤增加0.73%至180.67億元。毛利率由2017年的約17.47%減少至年內約14.83%。毛利率下降主要受汽車業務利潤下降影響。
比亞迪汽車業務收入約為760.07億元,占營收比重58.44%,同比增長34.23%。2018年公司乘用車總銷量500028輛,同比增長23%;新能源汽車銷量247811輛,同比增長超90%。2018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業務收入約為人民幣514.5億元,同比增長33.48%,占集團收入比例進一步提升至42.24%。
2018年集團其他收入及收益21.1億元,2017年則為11.53億元。根據報表,增長部分主要來源于銀行利息收入、服務收入、外匯收益凈額、出售廢料及物料收益、出售附屬公司的收益、銷售物業的收益和出售合營公司的收益。
2018年政府補助及補貼為23.33億元,2017年則為12.76億元。根據報表,增長部分主要來源于新能源汽車的營銷獎勵補貼、太原汽車電池項目研發補貼、產業共建扶持基金、電費成本資助及其他與資產相關的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