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029次 | 2018年05月15日
新能源汽車進入后補貼時代
在國家政策大力支持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取得顯著成績。隨著后補貼時代的到來,新能源汽車所面臨的續航里程低、充電難、車型單一等瓶頸問題也將逐步解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步伐將會更快,更多的老百姓會從中受益。
傳統燃油汽車中控儀表盤變成新能源汽車獨有的智能觸摸大屏,為駕乘者帶來全新駕乘體驗;刷臉即可識別主人,如今的新能源汽車變得越來越“聰明”……在近日舉行的2018(第十五屆)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上,占參展總數1/6的174輛新能源汽車悉數亮相,成為了當仁不讓的主角。
在同期舉行的2018中國汽車論壇上,與會者認為,在國家政策大力支持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取得顯著成績。隨著后補貼時代的到來,新能源汽車所面臨的續航里程低、充電難、車型單一等瓶頸問題也將逐步解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步伐將會更快,更多的老百姓會從中受益。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勢頭迅猛
“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標志。經過近10年的不懈努力,我國新能源汽車在研發、產業、市場方面已呈現明顯的綜合優勢。”全國政協副主席萬鋼介紹說,在研發體系方面,我國建立了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和電池、電機、電控技術的“三縱三橫”研發布局,實施“純電驅動”研發戰略,建立“產學研”結合,“大中小”融通的研發體系;在產業發展方面,我國建立了新能源汽車整車到零部件的產業鏈條,產業轉型升級加快,龍頭骨干企業加速形成;在市場培育方面,共享汽車等新型商業模式創新發展,電動化、智能化吸引跨界融合發展。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在綜合優勢的帶動下,我國新能源汽車2017年產銷量、保有量均占全球一半以上。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年底,全球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突破340萬輛,中國占比超過50%。僅2017年,全球主要國家新能源汽車銷售超過142萬輛,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77.7萬輛。2018年1—3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總銷量達到14萬輛,同比增長154%。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與新能源汽車密切相關的動力電池產業技術進步更快。”據萬鋼介紹,我國動力電池關鍵材料技術進步加快,動力電池性能指標穩步提升;驅動電機關鍵部件及共性基礎技術進一步突破;燃料電池電堆功率密度超過2.0千瓦/升,雙極板的研發和批量化取得原始技術創新,燃料電池動力系統部件和集成技術取得顯著進展。同時,產業體系漸趨完善。動力電池制造裝備從無到有,關鍵材料、電機電控從弱到強,整車平臺開發和集成控制能力明顯提升,形成了結構完整、自主可控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體系。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取得的這些成績,離不開中央財政近幾年的大力支持。據了解,2009年以來,中央財政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車推廣,已逐步建立起系統化的政策體系。在消費端,采用財政補貼的方式支持消費者購買和使用新能源汽車;在運營端,對推廣的新能源公交車運營給予定額補貼;在基礎設施方面,對推廣量大、充電設施建設較好的城市給予獎勵,鼓勵其加快完善充電設施網絡;在研發方面,大力支持全新設計開發的新能源汽車車型及動力電池等關鍵零部件研發與產業化。同時,中央財政在稅收、標準法規建設、先進制造等方面,不斷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支持力度。
新能源汽車行業不斷推陳出新
在中央財政的大力支持下,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從無到有,逐步發展壯大,實現了產業從培育期進入成長期,技術從跟隨到并行、領跑的轉換,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大國。與此同時,我國新能源汽車整體實力依然不足。與會者認為,要保持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發展,車企光靠財政補貼這根“拐杖”肯定不行。長期財政補貼對于新能源汽車市場化不會起到正向作用,反而會使原來優質的新能源車企喪失技術創新的動力。
據了解,為了逐漸減少車企在生產和推廣新能源汽車時對國家補貼政策的依賴,倒逼車企自主進行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化推廣,財政部、工信部等4部門于2015年發布了《關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明確2016年符合政策支持的新能源汽車,可享受2.5萬至60萬元不等的財政補貼;除燃料電池汽車外,其他車型補助標準適當調整,其中2017-2018年補助標準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20%,2019-2020年補助標準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40%。
“由此可見,隨著國家補貼和地方補貼的逐漸退坡,廣大新能源汽車企業在今年將面臨后補貼時代所帶來的市場考驗。”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說,以退坡為標志的后補貼時代的到來,會讓新能源汽車企業在動力電池與車型方面不斷推陳出新,在解決續航里程低問題的同時,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同時,國家也會進一步完善充電基礎設施及其新能源汽車使用環境,真正解決新能源汽車充電難這一瓶頸問題。
在提高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方面,國內很多新能源汽車廠商都在本次車展上拿出了自己最新研發的車型。在上汽展臺,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了一款即將在今年銷售的SUV(運動一體化汽車)新能源汽車。該車最大續航里程可以達到500公里,百公里耗電量在14.2千瓦時,40分鐘內可以快速充滿80%的電。同樣,長安汽車在車展上發布了5款新能源領域新車,其中第二代逸動新能源汽車百公里耗電量也為14.2千瓦時,工況續航達405公里,電動續航里程已逼近國際巨頭品牌。
同時,新能源汽車被賦予智能化后,徹底改變了車型單一的尷尬局面。本屆車展上,不少參展車企都把人工智能和自動駕駛作為產品賣點。記者看到,從智能乘用車、商用車、專用車到新一代電動智能網聯車,很多車企在車展上展現了中國制造的新實力。“消費者除了注重炫酷的外觀和科技感的操控系統,更在意的還是汽車的耐用性和駕駛體驗。”業內專家普遍認為,目前我國汽車品牌雖然在電動化和智能化領域有所進展,但在部分核心零部件如發動機、整車駕駛操控性和耐用性上,依然離國際水平有較大差距,我國中高端汽車領域基本被國外進口或合資車所占據。
在應對后補貼時代挑戰方面,國家近幾年在不斷完善充電基礎設施,為新能源汽車用戶營造一個更加舒心的使用環境。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1月,全國共建成公共樁20.5萬個,是2016年同期的1.8倍,新用戶私人樁安裝率超過80%。“即便如此,目前我國充電基礎設施行業發展仍面臨利用率、標準、互聯互通等諸多問題。”國家能源局電力司電網處副處長譚洪江表示,為加快電動汽車基礎設施的發展,適應新時代汽車產業發展的需要,國家能源局提出了下一階段提升充電基礎設施充電保障能力的總體目標,即:加快提升充電技術水平;合理布局,優化充電設施網絡;積極促進提高互聯互通水平;統籌推進,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創新標準體系,提供技術支撐;加強行業自律。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王瑞祥表示,在我國經濟進入調結構、轉方向,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更應加快發展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不斷提升我國汽車品質,推出高端產品,滿足老百姓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上一篇:松下將與特斯拉聯手在中國生產電池